有关清明节的由来和风俗(关于清明节的由来和风俗)

点击量:6120 来源:解译网 发表时间:2022-09-05 19:03作者:陈育福

有关清明节的由来和风俗(关于清明节的由来和风俗)

热血沸腾时,谁还能保持明智呢?——爱·扬格


林嘉亦网友提问:

有关清明节的由来和风俗

优质答案:

一、【清明习俗起源】:

(1)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冷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冷食节。冷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2便将清明与冷食合并为一日。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宅兆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冷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3)《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回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公道的。因此后代把上古没有纳进规范的墓祭也回进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进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认可,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二、习俗内收留:

(1)扫墓祭祖:清明祭祖清明节是传统的春祭大节,与之相对应的是重阳节的秋祭。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据考古,广东英德青塘遗址发现万年前的墓葬,经加速器质谱(AMS)测定,年代距今13500年左右,表明距今1万多年前,古人已具有明确的有意识墓葬行为和礼俗观念。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俗的中心。清明之祭主要祭奠祖先,表达祭奠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2)踏青:踏青为春日远足,也称“踏春”,一般指早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往欣赏和领略春日景象,郊外远足,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奠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奠的迎春习俗对后代影响深远。

(3)插柳:清明时节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据说插柳的习俗与避免疫病有关。唐人以为在河边祭奠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人们踏青回来,往往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这是由于春天天气变热,各种病菌开始繁殖,人们在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只能寄希看插柳避免疫病了。柳枝插在屋檐下,还可以预告天气,古谚云:“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

(4)游乐:清明节除了上述扫墓祭祖、踏青插柳的习俗之外,还有大量游乐的风习,千百年来,倍受人们的喜爱,如延续至今的牵钩、放鹞子和荡秋千等,也还有曾盛行一时,惟今已不复见的射柳和蹴鞠(音:cù jū)。

(5)拔河:拔河,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年龄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6)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7)放鹞子:放鹞子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鹞子上,用线系着鹞子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鹞子一腾飞走。后来,鹞子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远足娱乐活动。

(8)荡秋千: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9)射柳: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在细长摇曳的柳枝上,拴上一缕红绸,即是被射的目标。大多是青年男子,骑马挽弓,在百步以外,用特制的前头分杈的箭,射断那枝柳条,待柳条落地之前,飞马前往,将柳条接住。据明朝人的记载,射柳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败。

(10)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往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蹴鞠,就是中国足球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

(11)斗鸡: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天子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五代女词人花蕊夫人有诗云:“冷食清明小殿旁,彩楼双夹斗鸡场。内人对御分明看,先睹红罗被十床”。皇宫里举行斗鸡比赛,还用10床被子当作赌注,可见玩兴极浓。

(12)蚕花会:“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往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叫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尤为出色隆重。马叫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隐士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尽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

(13)禁火冷食:冷食节也是属于清明节期间的传统活动之一,在平时生活中出现了一些祭奠活动之前都会进行改火冷食,这是属于一种很传统也是很严谨的祭奠活动之一。

以上就是清明节,斗鸡,清明的相关信息资料了,希望能帮到您。谁勇敢地经受过青春之火的洗礼,谁就毫不畏惧晚年的严寒冰霜。——兰多


乐观的人永葆青春。——拜伦


  • 内斜视(斗鸡眼怎么自己矫正)

    下面和各位分享斗鸡眼怎么自己矫正的知识和文章,同时也会对内斜视进行收集相关的内容,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1、

    2023-04-03阅读:1
  • 斗鸡菇哪个做法好吃(斗鸡菇怎么做最好吃)

    朋友们好,唐欣怡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斗鸡菇哪个做法好吃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用新鲜的斗鸡菇来煲汤,才更能体现鸡枞的鲜美味道和脆嫩口感。2、食材:斗鸡菇10

    2022-10-07阅读:0
  • 夜鸣虫是什么(夜鸣虫是什么样子)

    朋友们好,廖婉强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夜鸣虫是什么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夜叫虫叫蟋蟀。1、夜叫虫的叫法。俗名蛐蛐、夜叫虫、将军虫、秋虫、斗鸡、促织、趋织、地喇叭

    2022-09-22阅读:1
  • 农历二月初八是白族的什么传统民族节日

    朋友们好,李姿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农历二月初八是白族的什么传统民族节日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农历仲春初八是白族的斗鸡节。2、白族斗鸡节,夏历仲春初八是白

    2022-09-07阅读:0
  • 有关清明节的由来和风俗(关于清明节的由来和风俗)

    朋友们好,林思宏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有关清明节的由来和风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清明节习俗起源】:(1)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

    2022-09-05阅读:0
  • 怎样挑选好的斗母鸡(怎么选一个好的母斗鸡)

    朋友们好,林孟茜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怎样挑选好的斗母鸡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羽毛:假如是带毛的鸡,很轻易辨别出是不是母鸡,再看羽毛厚实、光滑而且杂毛少的就

    2022-08-30阅读:0
声明

删帖请联系zhiyihom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