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经的作用与功效(三焦经的主要穴位与功效)

点击量:8615 来源:解译网 发表时间:2023-03-13 10:02作者:黄宜君

本篇文章给大家说说三焦经的主要穴位与功效,以及你可能想了解三焦经的作用与功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能有一定的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1、健康术语-三焦经穴位

2、关冲穴穴位的准确位置图及作用

3、人整个体腔的通道:三焦经的作用功效

4、三焦经在什么部位

5、三焦经的主要穴位与功效 你多久没睡过好觉了

6、三焦经在哪个部位求大神帮助

健康术语-三焦经穴位

手少阳三焦经的共有23个穴位,分别为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牖、翳风、瘈脉、颅息、角孙、耳门、耳和髎、丝竹空。

三焦经穴位定位及主治:

1、关冲:位于手无名指尺侧,指甲根角旁0.1寸处。浅刺0.1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主治头痛、目赤、耳聋、耳鸣、喉痹、舌强、热病、心烦等病候。井穴。

2、液门:在手背部,当第4、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有来自尺动脉的指背动脉,分布有尺神经的手背支。直刺0.3-0.5寸。主治手背红肿,五指拘挛,腕部无力,前臂疼痛,头痛,眩晕,暴聋,耳鸣,目红肿涩痛,牙痛,咽肿,疟疾,精神病等。配合谷、大陵、后溪、间使治精神病。荥穴。

3、中渚:位于手背,第4、5掌骨小头后缘之间的凹陷中。直刺0.3-0.5寸。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目痛、耳聋、耳鸣、喉痹、肩背肘臂酸痛、手指不能屈伸、脊膂痛、热病等病候。输穴。

4、阳池:位于腕背侧面,腕背侧横纹的中点凹陷处。直刺0.3-0.5寸。主治腕痛、肩臂痛、耳聋、疟疾、消渴、口干、喉痹等病候。原穴。

5、外关:位于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和桡骨之间。直刺0.5-1寸。主治热病,头痛,颊痛,耳聋,耳鸣,目赤肿痛,胁痛,肩背痛,肘臂屈伸不利,手指疼痛,手颤等病候。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阳维脉)。

6、支沟:位于前臂背侧,腕横纹上3寸,尺骨和桡骨之间。直刺0.5-1寸。主治暴喑、耳聋、耳鸣、肩背酸痛、胁肋痛、呕吐、便秘、热病等病候。经穴。

7、会宗:支沟穴尺侧一寸处是穴。直刺0.5-1寸。当尺侧伸腕肌和伸小指固有肌之间,深层有伸食指固有肌;下有前臂侧骨间动静脉;前臂背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和骨间掌侧神经。主治耳聋、痫证、臂痛、喘满、心痛。郄穴。

8、三阳络:位于前臂背侧,腕横纹上4寸,尺骨和桡骨之间凹陷中。直刺0.8-1.2寸。主治暴喑、耳聋、手臂痛、龋齿痛、挫闪腰痛等病候。

9、四渎: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肘尖下5寸,尺骨与桡骨之间。直刺1-1.5寸。主治:暴喑,耳聋,齿痛,咽肿,痄腮,前臂痛;扁桃体炎等。

10、天井:尺骨鹰嘴上一寸凹陷中是穴。当肱骨下面的鹰嘴窝中,尺骨鹰嘴突起上缘,肱三头肌腱中;有肘关节动、静脉网,臂背侧皮神经和桡神经的肌支。直刺0.5-1寸。主治偏头痛、耳聋、颈项肩臂痛、瘰疠、癫痫。合穴。

11、清冷渊:尺骨鹰嘴上二寸处是穴。在肱骨后侧,鹰嘴突起的尖端上方,肱三头肌下部当中;有中侧副动、静脉末支;臂背侧皮神经及桡神经肌支。直刺0.5-1寸。主治头痛、目黄、肩臂不举、胁痛。

12、消泺:清冷渊穴上三寸处是穴。在肱骨后面、肱三头肌肌腹的中间;有中侧副动、静脉,前臂背侧皮神经和桡神经肌支。直刺1-1.5寸.主治头痛、项强、齿痛、肩背痛、癫痫。

13、臑会:位于上臂内侧三角肌后缘,又为手少阳、手阳明络脉之会,故名。肩髎穴下三寸,三角肌后缘是穴。在肱骨上端背面,大粗隆后下方,肱三头肌中部,长头与外侧头之间,有中侧副动、静脉;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肌支,深层为桡精经。直刺1-1.5寸主治瘿气、瘰疬,肩臀酸痛。

14、肩髎:肩峰外下方,肩髃穴后寸许凹陷中是穴。在肩胛骨肩峰的后下缘,肩关节后方三角肌中。有旋肱后动脉肌支,腋神经肌支。直刺1-1.5寸主治肩重不举、肩痛。

15、天髎:位于肩胛岗上窝内,居胸腔极上,人之天部,故名。肩井穴下一寸处是穴。当肩胛骨上部,岗上窝中,浅层为斜方肌,再下为岗上肌;颈横动脉降支,深层为肩胛上动脉肌支;有副神经,肩胛上神经分支。直刺0.5-0.8寸主治肩肘痛、缺盆中痛、颈项强急、偏瘫。

16、天牖:乳突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后缘,约平下颌角处是穴。有耳后动脉,枕小神经。直刺0.5-1寸。主治头痛、面肿、目昏、暴聋、瘰疬、项强、喉痹。

17、翳风:位于耳垂根后方的凹陷中。直刺0.8-1.2寸。主治耳鸣、耳聋、口眼 斜、牙关紧闭、颊肿、瘰疬等病候。

18、瘈脉:当乳突中央,翳风穴与角孙穴沿耳轮连线的下1/3与上2/3交界处是穴。有耳后肌,耳后动、静脉,耳大神经、耳后支。平刺0.3-0.5寸。主治头痛、耳鸣、耳聋、小儿惊癫、呕吐、泄痢、瞳孔异常、视物不清。

19、颅息:耳后,当翳凤穴与角孙穴沿耳廓连线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界处是穴。平刺0.3-0.5寸。有耳后肌,耳后动、静脉;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会合支。主治头痛、耳鸣、小儿惊痛。

20、角孙:当耳尖的发际处是穴。有耳上肌,颞浅动、静脉的耳前支,耳颞神经的分支。平刺0.3-0.5寸。主治耳鸣、目翳、龈肿、唇燥、项强、偏头痛。

21、耳门:在面部,当耳屏上切迹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呈凹陷处。局部解剖:布有耳颞神经,面神经分支、有颞浅动、群脉耳前支通过。张口直刺0.5-1寸。主治:耳聋,耳鸣,聤耳,眩晕,齿痛、颈颔痛;中耳炎,下颌关节炎等。

22、耳和髎:在头侧部,当鬓发后缘,平耳郭根之前方,颞浅动脉的后缘。局部解剖:有颞肌,后方有颞浅动,静脉,耳颞神经分支,当面神经颞额支处。避开动脉,斜刺或平刺0.3-0.5寸。主治:头重痛,耳鸣,牙关拘急,颈颌肿,口 等。

23、丝竹空:在面部,当眉梢凹陷处。局部解剖:布有面神经颧眶支及耳颞神经分支;有眼轮匝肌;并有颞浅动、静脉额支通过。平刺0.5-1寸。主治:头痛,眼睑瞤动,目眩,目赤痛,齿痛;癫痫,结膜炎,角膜炎,面神经麻痹等。

1.袁钟、图娅、彭泽邦、艾景录.《中医辞海》:中国医药 科技 出版社,1999年

2.程宝书.《简明针灸辞典》:中医古籍出版社,1989年

3.高希言.《中国针灸辞典》: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4.梁繁荣.《针灸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

三焦经的作用与功效(三焦经的主要穴位与功效)

关冲穴穴位的准确位置图及作用

心里堵得慌,没有什么好的药可治疗,那么怎么办呢?不用担心,人体自有大药,关冲穴就是治疗堵心的一剂妙药,而且胜过药。

为什么关冲穴可以治疗堵心的毛病呢?因为心里堵得慌的根本原因就是气不顺,关冲穴是三焦经上的第一个穴位,三焦经就是主一身之气得一条经络,说白了就是调气的一个通道,是人体的一个出气筒。

【取穴位置】

位于人体的无名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

功能主治】

功能:泻热开窍,清利喉舌,活血通络。

主治:头面部疾病:古代:头痛、寒热、头眩、心痛、心烦、昏厥、目痛、口干、口苦、舌卷、舌缓不语、喉痹、耳聋鸣、肩背痛、臂痛、肘痛、急性扁桃体炎、喉炎、结膜炎、角膜白斑等症;其他疾病:脑血管病、热病、小儿消化不良等。

【穴位配伍】

配少商、少泽,有泄热利咽的作用,主治咽喉肿痛。

配人中、劳宫,有泄热开窍的作用,主治中暑。

配风池、商阳,有退热解表的作用,主治热病无汗。

【养生保健】

1、 帮助身体通气

其实,人体里有好多难受的地方,最主要的是常爱淤集浊气的肠胃。所以咱们一直强调要经常推腹,推完腹后打几个嗝、放几个屁,气血马上就通畅了。按一按关冲穴,有助于气血通畅,病就不可能待在身体里了。

2、 缓解晕车

人晕车的时候,揉关冲穴,通常很管用。晕车是因为肚子里有浊气上来,但只要打几个嗝,晕车马上就好。这就是浊气堵在那儿让您恶心的原因。关冲穴是排气口,刺激它就能帮助把浊气散一散,虽然散得不是特别多,但散一点儿就会舒服一点儿。接着您再揉揉劳宫穴,晕车就差不多好了。

3、 治疗咽喉痛、急性咽喉炎

关冲穴还能治疗咽喉痛、急性咽喉炎。这类病跟气郁有很大关系。生了好多气,气散不出去就会发炎。关冲穴既然能排气,就能去火,因为气有余就是火,当然这个气指的是浊气。

4、 解酒

关冲穴为手少阳三焦经的穴位,能够促进水液的代谢,也有促进水谷之酒精代谢的作用。在酒后自觉不适但还算清醒时自我掐按关冲穴,可醒神开窍,解酒防醉。若在饮酒前掐按关冲穴,则能够减少醉酒机率。

人整个体腔的通道:三焦经的作用功效

三焦的作用

上焦、中焦、下焦的部位划分有其各自的生理功能特点。上焦主气司呼吸,主血脉,其特点主宣发,将饮食物所化生的水谷精气敷布周身,如雾露一样可以滋养全身脏腑组织,因而喻为“上焦如雾”。中焦主运,即腐熟水谷,运化精微,以化气血,故喻之为“中焦如沤”。“沤”即饮食水谷腐熟时的泡沫浮游状态。下焦主分别清浊、排泄尿液与大便,具有向下、向外排泄的特点,故称“下焦如渎”。

三焦,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人整个体腔的通道。古人把心、肺归于上焦,脾、胃、肝、胆、小肠归于中焦,肾、大肠、膀胱归于下焦。《难经?三十八难》云:“三焦者,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灵枢》上说三焦经“主气所生病者”,这种“气”类似于现代医学所讲的内分泌的功能。

去医院看病,很多症状查不出病因,往往会被诊断为“内分泌失调”。但很多时候,也很难确定是哪个内分泌系统出现了问题,这时大夫常常会给您一些谷维素或维生素B12这些比较安全平和的药物,但治疗作用实在有限。当您焦虑不安、不知所措的时候,不妨揉揉自己的三焦经,效果通常会让您喜出望外。

三焦经从手走头,起于无名指指甲角的关冲穴,止于眉毛外端的丝竹空,左右各23个穴。三焦经属火,焦字本身就是“火烧”的意思。看来此经“火气”不小。三焦经与胆经是同名经,二者都是少阳经,上下相通,所以肝胆郁结的“火气”也常常会由三焦经而出,于是三焦经便成了身体的“出气筒”。三焦经直通头面,所以此经的症状多表现在头部和面部,如头痛、耳鸣、耳聋、咽肿、喉痛、眼睛红赤、面部肿痛。三焦经的症状多与情志有关,且多发于脾气暴躁之人,打通此经,可以疏泄“火气”,因此可以说三焦经是“暴脾气”人群的保护神。及早打通此经,还可预防“更年期综合症”的困扰。此经穴位多在腕、臂、肘、肩,“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所以对风湿性关节炎也有特效。

三焦经是十二经脉之一,简称三焦经,统属于上、中、下三焦。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耳聋,耳鸣,咽喉肿痛,外三焦经眼角痛,汗出,腮肿,耳后、肩、肘、臂部本经脉过处疼痛等。

本经主内分泌失调,主情志,主气郁。由手走头,起始于关冲穴,结束于丝竹空穴。可散发肝火。(多按摩右侧较好)对妇女的更年期症状缓解作用很大。简单的可以用按摩锤经常敲打,或循经按摩重点穴位点按,或用刮痧板循经刮痧……

主治:五官病的耳鸣耳聋耳痛、偏头痛、面神经炎。其他病的便秘、中风后遗症、感冒、肘关节屈伸不利,肩周炎,颈部淋巴结炎、甲状腺肿、网球肘、腱鞘炎。

本经一侧23穴(左右两侧共46穴),其中13穴分布于上肢背面的正中线上,10穴在颈、侧头部。经络一般不会全部不通,大多只是某一段不通或是某一点瘀阻。顺着三焦经按摩一遍,最痛的地方就是不通之处,重点按摩此处就可以了。

三焦经在什么部位

它的分支,从膻中部位分出,向上浅出于锁骨上窝,经颈至耳后,上行出耳上角,然后屈曲向下到达面颊,直至眼眶下部。它的另一条支脉,从耳后(翳风)进入耳中。出行至耳前,经过客主人前边,在面颊部与前条支脉相交,到达外眼角(丝竹空、瞳子髎)。脉气由此与足少阳胆经相接。

三焦经,是十二经之一,统属于上中下三焦。上焦主气司呼吸、朝百脉,能够宣化,将水谷精微布散到周身,如雾露之溉,因而中医认为“上焦如雾”。中焦主运化,腐熟水谷,化生精微,化生气血,所以中医喻为“中焦如沤”。

下焦如渎

下焦主分清泌浊、排泄尿液和大便,有向下向外排泄之意,故中医喻为“下焦如渎”。同时三焦是人体的空腔组织,“焦”,为火烧之意,是为火经,三焦经又称为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同属少阳,所以同气相求。

所以三焦经也是调畅气机、通调水道的一个经络,它能够疏散胆经的郁火,所以三焦经也能够疏散头面部的火热病变,比如说头面肿痛、耳鸣耳聋、牙龈肿痛、咽喉肿痛等。同时三焦经与情志相关,情志不遂时,尤其有郁火的,可以通过调畅三焦经来疏散郁火。

三焦经的主要穴位与功效 你多久没睡过好觉了

1、三焦,通俗的说,就是人整个体腔的通道。古人把心、肺归于上焦,脾、胃、肝、胆归于中焦,肾、大肠、小肠、膀胱归于下焦。

2、三焦经其实就是五脏六腑的调气通道,也可说是一个出气筒。

3、当焦虑不安、不知所措的时候,不妨揉揉自己的三焦经,效果通常会让您喜出望外三焦经从手走头,起于无名指甲角的关冲穴,止于眉毛外端的丝竹空,左右各23个穴。

4、三焦经属火,三焦经与胆经二者都是少阳经,上下相通。所以肝胆郁结的“火气”也常常会由三焦经而出。

5、三焦经的症状多与情志有关,且多发于脾气暴躁之人,因此及早打通此经,还可预防“更年期综合征”的困扰。

6、挑选几个自己容易操作的穴位试一试。 “关冲穴 ”是个排气口,可帮助人体排除浊气,心里憋闷,平常就多揉揉关冲穴。

三焦经在哪个部位求大神帮助

是十二经脉之一,简称三焦经,统属于上、中、下三焦。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耳聋,耳鸣,咽喉肿痛,外三焦经眼角痛,汗出,腮肿,耳后、肩、肘、臂部本经脉过处疼痛等。 手少阳三焦经《帛书·经脉》两种本所载此经脉之循行皆从手走向头而入耳,与《灵枢·经脉》所载于上肢部近同。手少阳三焦经起始于第四指(无名指,小指次指)之末端,上行出于第四 三焦经内 详图2 、五掌骨之间,沿手背到达腕关节背部,再向上行于前臂外侧尺桡骨(臂外两骨)之间,穿过肘关节部,沿上臂外侧上行至肩关节部,与足少阳胆经交叉走其后面,进入锁骨上窝(缺盆),散布于胸腔之中部(膻中),散络于心包,下行穿过膈肌,从胸至腹属于上、中、下三焦本腑。 它的支脉是从胸腔中部分出,上行出于锁骨上窝(缺盆),再上项部,联系于耳廓后面,直行向上出于耳廓上角,自此弯屈向下到面颊部再至眼眶下部。 它的又一分支是从耳廓后面进入耳中,再出走于耳廓前面,经过客主人穴所在部,向前交叉于面颊部,到达外眼角(目锐眦),接于足少阳胆经。 简单讲,就是循行于手臂外侧中线。关冲 [井穴] 【定位】:无名指尺侧端,距指甲角0.1寸(指寸) 三焦经内 详图5 【作用】:疏风清热,醒神开窍。 【主治】:①热病,昏厥;②咽喉肿痛;③头痛,目赤,耳聋。 头痛,目赤,耳聋,耳鸣,喉痹,舌强,热病,心烦。 [解剖]有指掌固有动、静脉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类别】:井穴 穴位名称: 液门 [荥穴] 【定位】:第4、5掌指关节之间的前缘凹陷中 【作用】:散风清热,疏经活络。 【主治】: ①头痛,目赤、耳鸣,耳聋、麻痹等头面五官热性病症; ②疟疾; 三焦经内 详图6 ③手背痛。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类别】:荥穴 [解剖]有来自尺动脉的指背动脉;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手背支。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穴位名称: 中渚 [输穴] 【定位】:在手背部,当环指本节(掌指关节)的后方,第四、五掌骨间凹陷处 【作用】:散风清热,疏经活络。 【主治】:①头痛,目赤;②耳鸣,耳聋;③咽喉肿痛;②两肩胛之间痛,腿疼,手指不能屈伸。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类别】:输穴 穴名:关冲穴、 液门穴、 中渚穴、 阳池穴、 外关穴、 支沟穴、 会宗穴、 三阳络穴、 四渎穴、 天井穴、 清冷渊穴、 消泺穴、 臑会穴、肩髎穴、 天髎穴、 天牖穴、 翳风穴、 瘈脉穴、颅息穴、 角孙穴、 耳门穴、 耳和髎穴、 丝竹空穴。 [配伍]配角孙治耳鸣耳聋;配太白治大便难;配支沟、内庭治嗌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穴位名称: 阳池 [原穴] 【定位】:在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作用】:散风清热,疏经活络。 【主治】:①消渴;②疟疾;③腕痛;④耳聋。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手少阳阳三焦经 【类别】:原穴穴位名称: 外关 [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阳维脉] 【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作用】:祛邪清热,疏经活络。 【主治】:①热病,头痛,目赤肿痛;②耳鸣,耳聋;③胁肋病,上肢痹痛。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类别】: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阳维脉 [配伍]配合谷、尺泽、曲池、中渚治手臂拘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附注]三焦经原穴。 穴位名称: 支沟 [经穴] 【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作用】:清泄三焦,和解少阳,疏经活络,通利胸胁。 【主治】:①便秘;②胁肋病;③耳聋耳鸣。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类别】:经穴 [解剖]在桡骨与尺骨之间,指总伸肌与拇长伸肌之间,屈肘俯掌时则在指总伸肌的桡侧;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和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及掌侧神经。 穴位名称: 会宗 [郄穴] 【定位】:在前臂背侧,当腕背横纹上3寸,支沟尺侧,尺骨的桡侧缘 【作用】:清泄三焦,疏通少阳,舒经活络。 【主治】:①耳聋;②癫痫;③上肢痹痛。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类别】:郄穴 穴位名称: 三阳络 【定位】:在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4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作用】:清泄三焦,疏经活络。 【主治】:①耳聋,暴喑;②齿痛;③上肢痹痛。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穴位名称: 四渎 【定位】:在前臂背侧,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肘尖下5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作用】:清泄三焦,疏经活络。 【主治】:①偏头痛;②耳聋;③暴喑,咽喉肿痛;④上肢痹痛。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穴位名称: 天井 [合穴] 【定位】:在臂外侧,屈肘时,当肘尖直上1寸凹陷处 【作用】:疏风清热,通络宁神。 手少阳三焦经穴位 【主治】:①偏头痛。②耳聋。③瘰疬。④癫痫。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类别】:合穴 穴位名称: 清冷渊 【定位】:在臂外侧,屈肘,当肘尖直上2寸,即天井上1寸 【作用】:清热利湿,疏经活络。 【主治】:①头痛,目黄;②上肢痹痛。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穴位名称: 消泺 【定位】:在臂外侧,当清冷渊与臑会连线的中点处 【作用】:清热泻火,疏经活络。 【主治】:头痛,项强,肩背痛。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穴位名称: 臑会 【定位】:在臂外侧,当肘尖与肩髎的连线上,肩髎下3寸,三角肌的后下缘 【作用】:软坚化痰,疏经利节。 【主治】:①瘿气,瘰疬;②上肢痹痛。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穴位名称: 肩髎 【定位】:在肩部,肩髃穴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作用】:散风祛湿,疏经利节。 【主治】:肩臂挛痛不遂。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穴位名称: 天髎 [经穴] 【定位】:在肩胛部,肩井与曲垣的中间,当肩胛骨上角处 【作用】:散风解表,疏经活络。 【主治】:肩臂痛,颈项强急。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类别】:手少阳与阳维脉交会穴 穴位名称: 天牖 【定位】:在颈侧部,当乳突的后方直下,平下颌角,胸锁乳突肌的后缘 【作用】:散风消肿,清热利窍,疏经活络。 【主治】:①头痛,项强;②目痛,耳聋。③瘰疬。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穴位名称: 翳风 【定位】:耳垂后方,下颌角与乳突间凹陷处 【作用】:祛风通络,聪耳通窍。 【主治】:①耳鸣,耳聋;②口眼喎斜,颊肿。③牙痛。④瘰疬。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类别】:手、足少阳经交会穴 穴位名称: 瘈脉 【定位】:在头部,耳后乳突中央,当角孙至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中、下1/3的交点处 【作用】:清热熄风,安神镇惊,解痉通窍。 【主治】:①小儿惊风;②头痛,耳鸣,耳聋。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穴位名称: 颅息 【定位】:在头部当角孙与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上、中1/3的交点处 【作用】:清热熄风 【主治】:①头痛,耳鸣,耳聋;②小儿惊风。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穴位名称: 角孙 【定位】:在头部,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 【作用】:疏风清热 【主治】:①痄腮;②目翳;③齿痛;③项强。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类别】:手、足少阳,手阳明经交会穴 穴位名称: 耳门 【定位】:在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踝突后缘凹陷处 【作用】:疏风清热 【主治】:①耳鸣,耳聋,聤耳;②齿痛。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穴位名称: 耳和髎 【定位】:在头侧部,当鬓发后缘,平耳廓根之前方,颞浅动脉的后缘 【作用】:疏风清热 【主治】:①头痛,耳鸣;②牙关紧闭,口喎。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类别】:手、足少阳与手太阳交会穴 穴位名称: 丝竹空 【定位】:在面部,当眉梢凹陷处 【作用】:疏风清热 【主治】:①目赤肿痛,眼睑(目闰)动;②头痛;③癫狂痫。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 穴位名称: 外关 SJ5 Wài guān [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解剖]在桡骨与尺骨之间,指总伸肌与拇长伸肌之间,屈肘俯掌时则在指总伸肌的桡侧;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和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及掌侧神经。 [主治]热病,头痛,颊痛,耳聋,耳鸣,目赤肿痛,胁痛,肩背痛,肘臂屈伸不利,手指疼痛,手颤。 [配伍]配足临泣治颈项强痛、肩背痛;配大椎、曲池治外感热病;配阳陵泉治胁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三焦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阳维脉 关冲名指外侧端,液门小次指陷忝。 中渚液门上一寸,阳池腕前表陷看。 外关腕后二寸陷,关上一寸支沟悬。 外开一寸会宗地,斜上一寸阳络焉。 肘前五寸称四渎,天井外肘骨后连。 肘上一寸骨罅处,井上一寸清冷渊。 消泺臂肘分肉际,臑会肩端三寸前。 肩髎臑上陷中取,天髎井后一寸传。 天牖耳后一寸立,翳风耳后角尖陷。 瘈脉耳后青脉看,颅息青络脉之上。 角孙耳上发下间,耳门耳前缺处陷。 和髎横动脉耳前,欲竟丝竹空何在。 眉后陷中仔细观。

满意请采纳

以上就是三焦经的主要穴位与功效和三焦经的作用与功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 绿铃草的花语(绿铃草有什么作用)

    当朋友们看到这个文章时想必是想要了解绿铃草的花语相关的知识,这里同时多从个角度为大家介绍绿铃草有什么作用相应的内容。本文目录一览:1、珍珠吊兰花语是什么5、绿铃

    2023-11-03阅读:1
  • 上关花花语(上关花的花指的是什么)

    针对上关花花语这个问题,本文将综合不同朋友对这个上关花的花指的是什么的知识为大家一起来解答,希望能帮到大家本文目录一览:1、龙女花的花语及作用用途介绍6、上关花

    2023-11-01阅读:2
  • 桂花和洛神花的花语区别(桂花和洛神花泡茶作用)

    今天和朋友们分享桂花和洛神花的花语区别相关的知识,相信大家通过本文介绍也能对桂花和洛神花泡茶作用有自已的收获和理解。自己轻松搞问题。本文目录一览:1、不同花的花

    2023-11-01阅读:1
  • 搜情天堂鸟花束花语(天堂鸟的花语和意义和作用)

    针对搜情天堂鸟花束花语这个问题,本文将综合不同朋友对这个天堂鸟的花语和意义和作用的知识为大家一起来解答,希望能帮到大家本文目录一览:1、天堂鸟花语6、天堂鸟花语

    2023-10-31阅读:2
  • 艾草的花语大全寓意图片(端午艾草的作用与寓意图片)

    有很多朋友对艾草的花语大全寓意图片很感兴趣,本篇文章综合一些观点给大家谈谈,同时也有端午艾草的作用与寓意图片知识点可以一起了解,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2023-10-30阅读:1
  • 生命之花形容什么花语句子(生命之花的作用)

    有很多朋友对生命之花形容什么花语句子很感兴趣,本篇文章综合一些观点给大家谈谈,同时也有生命之花的作用知识点可以一起了解,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1、樱花

    2023-10-27阅读:1
声明

删帖请联系zhiyihom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