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里有寄生虫怎么处理(怎么杀死鱼缸里的寄生虫)

点击量:2730 来源:解译网 发表时间:2023-01-22 23:35作者:秋天

下面和各位分享怎么杀死鱼缸里的寄生虫的知识文章,同时也会对鱼缸里有寄生虫怎么处理进行收集相关的内容,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如何减少鱼缸里的寄生虫?

2、怎么杀死鱼缸里的寄生虫,鱼缸常见寄生虫病有哪些

3、鱼缸里有寄生虫怎么办?

4、怎样杀死鱼身上的寄生虫

如何减少鱼缸里的寄生虫?

鱼缸中的寄生虫

在养殖观赏鱼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鱼缸中的寄生虫可谓是让养殖者头疼的问题之一,由于某种原因鱼缸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寄生虫,有很多寄生虫不仅对观赏鱼有危害,对于养殖者也是无意的,那么,我们在养殖的过程中为了避免鱼缸中的寄生虫,我们该怎么办呢?

一、选购健康的鱼苗

不要购买生病的或有异常的鱼,买鱼时多观测他们,看看他们的体色正常是否?游动活泼不活泼?索食勤快与否?有没有排白便的情况怎么样?

做好新鱼的检疫,购买鱼儿的时候就应该询问老板是否已经给鱼儿注射了疫苗,要选择已经注射疫苗的鱼儿确保安全

二、喂食

尽量不要喂食活饵,特别是红线虫、红虫、水蚤,就是要喂也可以把活饵先冷冻起来,这样带菌的情况没有活饵那样严重了。

三、环境

做好水质的消毒工作

减少鱼只的紧迫感,以免降低抵抗力。体供营养丰富的食物,汉堡就很好,没有细菌的危害,营养又丰富,只是鱼接受程度要比活饵慢些。

做好预防性的驱虫工作,每月最后几天就是这样做,先体外,后体内(体内用的药是驱虫汉堡)。

生病的观赏鱼

四、消除寄生虫的方法

一般采用的都是水族用的高锰酸钾精粉,按说明比例温水调冲后倒入缸内浸泡消毒,在放掉,冲洗一下灌满新水即可。不太建议留鱼,虽然高锰酸钾也能治疗一些鱼的疾病,但毕竟因为药性对鱼有伤害,不太建议这么使用,最好单缸消毒。

清缸必然要换新水,新水不经过养,没有建了生态系统,其PH值、硬度、碱度、温度、导电度等等理化指标与老水间的急剧变化,从而引起观赏鱼的应激反应及免疫力下降,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在着将鱼捞出肯定收到惊吓,乱撞导致受伤、掉磷都不可以,所以不太好弄,寄生虫本身就很顽强,不下猛药难以完全清除,建议您慢慢来,放点大盐吧,百分之三的比例盐浴,杀菌消炎。

从以上内容大家可以发现,寄生虫都是在我们生活中不经意间产生的,由此可见我们在平时的喂食、鱼缸消毒、和水质的检验中,都不可以马虎,不然这些寄生虫一定会危害到观赏鱼的健康。

怎么杀死鱼缸里的寄生虫,鱼缸常见寄生虫病有哪些

想要杀死鱼缸里的寄生虫,需要全缸换水,同时还要用药物把鱼缸洗一遍。准备换水前,需要把鱼儿捞出放到别的地方暂养,然后用盐水、黄粉或庆大霉素把鱼缸从里到外刷一刷,这样鱼缸就可以有效灭虫了。另外还要用庆大霉素给鱼浸泡,一般要用5-10分钟,这样可以杀灭鱼身上的寄生虫。

一、怎么杀死鱼缸里的寄生虫想要杀死鱼缸里的寄生虫,需要全缸换水,同时还要用药物把鱼缸洗一遍。准备换水前,需要把鱼儿捞出放到别的地方暂养,然后用盐水、黄粉或庆大霉素把鱼缸从里到外刷一刷,这样鱼缸就可以有效灭虫了。另外还要用庆大霉素给鱼浸泡,一般要用5-10分钟,这样可以杀灭鱼身上的寄生虫。

二、鱼缸常见寄生虫病有哪些1、小瓜虫病:小瓜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也叫白点病。患病后鱼儿体表会出现白点,导致其食欲下降,没有活力,甚至会危及生命。想要治疗这种病其实也很简单只需要适当升温,将温度保持在25℃以上就可以。

2、车轮虫病:车轮虫病是由车轮虫引发的疾病,这种寄生虫通常会寄生在鱼儿的体表,导致它呼吸困难。想要治疗的话,需要用2%的食盐水浸泡病鱼5-15分钟,也可以用20ppm的高锰酸钾浸洗20-30分钟。

3、斜管虫病:斜管虫病的病原体为斜管虫,它会寄生在鱼儿的皮肤和鱼鳃上,导致它的分泌物增多,体色还会变暗,鱼儿会慢慢消瘦,最终死掉。这种病在低温时节容易患上,较高的温度可以起到预防的效果

鱼缸里有寄生虫怎么办?

孔雀鱼(详情介绍)

寄生虫疾病一般分为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一般孔雀鱼感染寄生虫疾病都会出现蹭缸的症状。鱼友们只有注意观察才能区分出是内寄还是外寄,小编就为你介绍几种孔雀鱼常见寄生虫疾病的症状及治疗。

一、鱼虱病

鲺病又称鱼虱病。鱼虱为寄生甲壳动物,活体透明,与寄主的体色很相似。外形似臭虫,又有鱼虱病和鱼龟病之称。鱼鲺寄生在鱼的体表和鳃上,吸取鱼的血液,使鱼体逐渐消瘦。在取食时用口刺和大颚刺伤或撕破鱼的皮肤,造成许多伤口,促使感染水中微生物,从而引起病鱼死亡。此外,鲺用口刺吸血时所分泌的毒液对鱼有刺激作用。因此,病鱼在水中极度不安,急剧狂游和跳跃,每尾鱼只要有几个鲺寄生,就能引起死亡。

治疗方法:可用百万分之零点二五至五(0.25~5ppm)浓度的敌百虫溶液浸洗病鱼,也可用镊子摘除,还可用百万分之一(1ppm)的六六六溶液浸洗,或将鱼放入1.o%~1.5%食盐水中,经2~3天即可驱除寄生虫。

二、三代虫病

患三代虫病的幼鱼,鱼体开始褪色而变得苍白无光泽,体表粘液增多;鱼鳍下垂,末端卷曲且逐渐裂开;呈现极度不安状态,时而狂游于水中或急侧游于水底,企图摆脱寄生虫的骚扰,继而食欲不振,游泳迟缓,逐渐消瘦,严重时引起病鱼死亡。鱼鳃上寄生三代虫后会造成呼吸困难,不久即窒息死亡。

治疗方法:治疗此类吸虫病最常用且有效的药物首推甲醛(福尔马林液)。用福尔马林液驱杀吸虫时,其剂量一定要足,否则会导致吸虫产生耐药性,形成具有抵抗力的突变种,而使药物难于驱杀。一般用药有两种方法:一是低剂量长时间,如用百万分之二十至四十(20~40ppm)药浴24小时后,进行换水二分之一以上;二是高剂量短时间,如用百万分之二百至二百五十(200~250ppm)药浴1小时后,进行换水90%以上。由于病鱼被吸虫寄生时需氧量较大,故在治疗中要不断打气增加溶氧。

三、小瓜虫病

又称白点病,患病的孔雀鱼为缓解身体不适也会不停的蹭缸。小瓜虫为凹口科、小瓜虫属、多子小瓜虫。这是一类体型比较大的纤毛虫。它的形态幼虫期和成虫期有很大的差别。小瓜虫的幼虫侵袭鱼的皮肤和鳃,尤以皮肤为普遍。孔雀鱼鱼体感染初期,胸、背、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状分布,此时病鱼照常觅食活动,几天后白点布满全身,鱼体失去活动能力,常呈呆滞状,浮于水面,游动迟钝,食欲不振,体质消皮肤伴有出血点,有时左右摆动,并在水族箱壁、水草、砂石旁侧身迅速游动蹭痒,游泳逐渐失去平衡。病程一般5-10天,传染速度极快,若治疗不及时,短时间内可造成大批死亡。

治疗方法:1、先停食4~5天:减少污染,保持水温恒定,升温比原水温高2~3℃为佳。

2、保持恒定水温:应该保持恒定的水温,减少水中的污染,防止小瓜虫的产生。

3、初期水温提高:当发现鹦鹉患上白点病,初期可以将水温提高,破环小瓜虫繁殖生长的环境,让小瓜虫自己灭亡。

4、甲基蓝结晶粉:水中释放少量的甲基蓝结晶粉,是整个水质变色即可,可以很好的消灭小瓜虫病原。

5、移除缸中水草:没有水草的情况下可适当投药,水草对各种药物敏感很快枯死。

6、加强饲养管理:此病要综合治疗,只用药收效不大,加强饲养管理很重要。

     四、预防寄生虫的措施和要点

1、提高鱼体自身抵抗力

(1)要注意加强鱼类的营养,选用较好的配合饲料投喂,但要注意每次投喂的量不要太多。

(2)定期在饲料中添加一部分营养及免疫调节剂,例如免疫活性促长剂、鱼饲佳等,

(3)可使鱼类的体质得到较快的恢复,大大提高对外界寄生虫等病原生物的抵抗力,有效防止寄生虫病的暴发。

2、改善水体环境

(1)氧量不足时会产生大量的有毒中间产物,使鱼类的抵抗力大大下降,感染包括寄生虫在内的各类疾病的机率增加。

(2)除了要适当换水外,一定要保持水体的高溶氧与良好的水质环境,可定期使用水质改良剂与消毒剂,例如每10-15天施用一次益池保,或15 -20天施用一次保水王,有效促进水体浮游植物的生长和水色的好转及鱼类的摄食,防止代谢废物的积累,有效改善鱼类生存的水体环境。

3、杀灭鱼体携带的寄生虫

(1)由于鱼体在越冬前或多或少都带有一定的寄生虫,水温一有升高,这些寄生虫很容易大量繁殖,使鱼体大量感染。

(2)为了防止寄生虫病暴发,可选用市场上一些安全、高效、无公害的药物,例如“鱼虫杀星”、“克虫王”系列药物等,较彻底地杀灭越冬鱼体本身携带的少量寄生虫。

4、预防鱼儿寄生虫的其它方法:

(1)不要购买生病的或有异常的鱼。

(2)买鱼时多观测他们,看看他们的体色正常吗?游动活泼吗?索食勤快吗?有没有排白便的情况?

(3)做好新鱼的检疫。

(4)尽量不要喂食活饵,特别是红线虫、红虫、水蚤,就是要喂也可以把活饵先冷冻起来,这样带菌的情况没有活饵那样严重了。

(5)做好水质的消毒工作。

(6)减少鱼只的紧迫感,以免降低抵抗力。

(7)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没有细菌的危害,营养又丰富,只是鱼接受程度要比活饵慢些。

(8)做好预防性的驱虫工作,我每月最后几天就是这样的,先体外,后体内(体内用的是驱虫汉堡)。

怎样杀死鱼身上的寄生虫

一般寄生在鱼身体里的虫子多是肠道寄生虫,只要将寄生虫尽量清除干净,然后用高温煮15分钟,就基本能杀死鱼肉内的寄生虫,便可放心食用。 对于活鱼的寄生虫,可以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体内的最好用药饵,肠虫清、甲硝唑、PPA、庆大、等等,效果很好的;体外的药也有很多,硝酸亚汞、孔雀石绿、甲基蓝、高锰算甲、甲醛、敌百虫、甲硝唑等对体外的寄生虫具有效果。对寄生虫的治疗要注意药的用量及药浴时间。更重要的是要做好日常的管理,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鱼缸里有寄生虫怎么处理(怎么杀死鱼缸里的寄生虫)

以上就是怎么杀死鱼缸里的寄生虫和鱼缸里有寄生虫怎么处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声明

删帖请联系zhiyihom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