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病症状(孔雀鱼病症)

点击量:6230 来源:解译网 发表时间:2023-03-08 09:33作者:温政达

有很多朋友在寻找孔雀鱼病症相关的资料,本文为大家罗列出孔雀鱼病症状一些文章介绍,希望可以帮忙到需要的朋友。如果用得上记得收藏。

本文目录一览:

1、孔雀鱼这是得了什么病?

2、孔雀鱼白毛病怎么治

3、孔雀鱼的疾病及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孔雀鱼疾病

4、孔雀鱼病的症状,孔雀鱼病的治疗办法

5、孔雀鱼生病有哪些表现

孔雀鱼这是得了什么病?

这是气泡病:症状:病鱼体表、鳍条(尤其是尾鳍)、鳃丝、肠内出现许多大小不同的气泡,身体失衡,成尾上头下状浮于水面,呼吸急促,无力游动,无法摄食。在鱼尾鳍上有许多斑斑点点的气泡,小米粒大严重时尾鳍上不仅有气泡,还有红线。如鱼体再有外伤,伤口会红肿、溃烂、感染疾病,导致尾鳍没有尾鳍膜,露出鳍刺血丝。治疗:①发病时立即注新水,排除部分原水或将鱼移入室内水缸或新水中静养1天左右。②用打气泵驱除水中过度饱和的氧气。③控制水温和光照④放新鱼的节奏要放慢祝你的鱼早日康复

孔雀鱼病症状(孔雀鱼病症)

孔雀鱼白毛病怎么治

问题一:孔雀鱼身上起白东西应该怎么治疗啊? 大概是生水霉病了:

水霉病(又叫白毛病)??养鱼的朋友可能都遇过,其病原体主要是水霉菌和霉菌,寄生在鱼体的伤口和鱼卵上,是较常见的鱼病。病因主要是鱼体受伤,鳞片脱落等,导致病菌侵入伤口。

发病原因:在捕捞、运输时鱼体受到外伤或寄生虫使鱼的皮肤受伤后被霉菌孢子侵入从而感染。

预防:在捕捞、运输时小心一点不使鱼体受伤,放养新鱼的水族箱里可投放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的发生、投放活饵料时注意清洁消毒。水质保持清洁以隔绝水霉菌的生长。症状和病变

体长出“白毛”,呈灰白色,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同时病鱼食欲减退,最后死亡。一年四季皆会出现此病。

治疗方法:

1、用食盐250克加小苏打250克混合液泼洒于100厘米x55厘米x45厘米的鱼缸,坚持数次,效果显著。

2、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绿0.3克或次甲基蓝,浸洗鱼体10~20分钟,数后可见菌丝脱落。

3、2%-3%的盐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

4、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加上1%的盐水混合后将病鱼浸泡20-30分钟。

5、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并且可用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的抑制和消灭水霉菌。

问题二:孔雀鱼得了水霉菌,鱼鳍上长了白色毛茸茸的东西,该怎么治!诚心求教!急! 10分 肤霉病

又名水霉或白毛病,是常见的一种水霉菌病。常见的病原体是水霉和绵霉,菌丝形态细长,且有分枝,但也有少数不分枝。菌丝一端像根状,着生于鱼的皮肤和皮肤组织内,其余大部分突出体表。菌丝长达3M,呈灰白色,柔软,像棉花纤维状。患肤霉病的原因,主要是鱼体受伤,鳞片脱落,或寄生虫破坏皮肤,导致病原菌侵入伤口。

症状和病变:霉菌从鱼体伤口侵入后,吸取皮肤组织细胞内的营养物质,并迅速地向体外生长。病初肉眼不易辨别出特殊症状,当肉眼已能看出症状时,菌丝已向内深入肌肉,向外生长成棉毛状菌丝,故称为“生毛”。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同时鱼食欲减退,游动失常,最后死亡。患病初期,个体伤口四周红肿,皮肤粘液增多,患病后期,伤口处形成一丛絮毛状菌丝。在鱼卵孵化过程中也常发生肤霉病。感染了霉菌的鱼卵,菌丝侵入卵膜,在卵膜外面着生菌丝,逐渐覆盖其它鱼卵,严重时发霉的鱼卵会将霉菌传播给附近的健康卵,使胚胎在孵化过程中死亡,大大降低孵化率。此外,感染霉菌的程度还与其光照时间的长短有关,较长时间的阴雨连绵、室内灯光或日光的不足,都有利于霉菌的大量孳生。受霉菌感染的鱼体,皮肤表面布满白翳一层,尤其是黑色红色鱼最为明显,失去应有的体表光泽,随后活动迟钝,常驻呈呆滞状浮在水面。若不及时治疗,鱼体上的霉菌迅速蔓延,菌丝深入体内,死亡率较高

防治:

(1)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绿0.3克或次甲基蓝,浸洗鱼体10--20分钟,数日后可见菌丝脱落,不久即恢复原有的色泽。用0.02ppm浓度孔雀石绿溶液泼洒鱼缸中,对防治鱼卵发霉有一定疗效。

(2)食盐和小苏打各250克混合溶解于100*55*45CM的水族箱中,坚持数次,效果显着。因热带鱼对食盐的敏感性极强,无论哪种病用盐水浸洗或泼洒后,数日后症状都会减轻。

(3)用0.3ppm浓度甲醛溶液进行泼洒,可抑制霉菌的孳生。对肤霉病也有一定疗效。

(4)在100*55*45CM的水族箱顶端安装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地抑制或消除水霉菌的孳生。

泡次甲基蓝药水,或将患病的鱼放在百分之一的食盐水、盘尼西林水溶液中,亦具效果。

问题三:孔雀鱼长白毛了怎么办啊 (一)病态表现

有时不同的病有相同症状,这就需要根据特殊症状做为确诊的主要依据。

(1)病鱼精神不振,萎靡,俗称“不现实”,活动量明显减少;

(2)离群躲在角落或扎堆。

(3)尾鳍、背鳍或不伸展,俗称夹尾巴

(4)食欲不振,不抢食。

(5)体表颜色不鲜艳。

(6)身上出现特殊病变或症状是诊断的主要依据。例如:斑点、长白毛、烂块、红肿、水肿、充血、瘀血、出血、颜色异常、粘膜增多、粘膜脱落或到处蹭其体表或各鳍、到处钻左右摆动等异常表现。

(7)热带鱼患传染病须具备3个条件

①病原体:细菌、病毒、霉菌、寄生虫等;

②传染途径:被污染的水、用具、水蚤、病鱼等。

③易感动物(鱼):同种鱼大部分同时得了相同的病。

(二)发现病鱼的措施

(1)首先区别是否是传染病,应及时诊断,如不能确诊一律暂时不动或按传染病饲养管理。

(2)发生传染病的鱼群或个体应严格隔离,一切饲养用具都要分开使用。

(3)根据病情发展,可酌情停食或少喂饲料,详细观察其取食及活动情况,在确诊后可以酌情投药。

(4)发病期间加强饲养管理,注意水温变化,最好使其恒温,换水尤应慎重。也可酌情淘汰病鱼。

(三)介绍几种常见鱼病

1.白点病 是传染性很强的外寄生虫病。

(1)病原体:多子小瓜虫(寄生虫)。传染途径:水蚤、病鱼,污染的工具是热带鱼的1号病。热带鱼比金鱼易患白点病,水温忽高忽低是本病的诱因,也是初学者常常失败的原因。欧洲最初兴起热带鱼饲养业时曾因此病全军覆没。及时发现早治疗,早隔离,加强消毒,保持恒温是防止此病的有效方法。白点病分为早、中、晚三期,病程5~7天,各期为2~3天,常致鱼群很快大批死亡,死亡率可达60%~70%。

(2)症状:早期,各鳍及身躯有个别的小白点,有食欲,精神没有多大变化。中期,鳍、身躯到处是白点,没有食欲,不爱活动,到处蹭痒,颜色变暗。晚期,白点布满全身,鱼浮在水面或沉入箱底。鱼有气无力,左右摇摆,体表粘膜增多,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3)治疗:此病要综合治疗,只用药收效不大,加强饲养管理很重要。首先停食4~5天,减少污染,保持水温恒定,升温比原水温高2~3℃为佳。在没有水草的情况下可适当投药,水草对各种药物敏感很快枯死。热带鱼常用验方如下:参考验方1:早期可投入0.5%~1%食盐,可取得一定效果。参考验方2:初期、中期可用1~5ppm的呋喃西林粉剂洒全箱。用火柴棍蘸甲基蓝结晶粉,涮入病鱼箱内变色即可,都有较好效果。参考验方3:早期、中期,将红汞放入水中,变成淡红色即可,有很好的消灭病原的作用,但不能反复使用,因汞有毒,鱼不易排出体外。参考验方4:中期、晚期,特效药为硝酸亚汞,但鱼对此药很敏感,易造成死亡,故一般情况下不采用。90×45×60(厘米)箱放绿豆粒大小一块即可,此药也不能反复使用。 2.出血性腐烂病 为细菌性传染病。

(1)病原体:为细菌。传染途径为水蚤或病鱼以及被污染的工具。此病不易根除,好了后常常是带菌者,水质恶化立即又发病,死亡率较高,一般为50%左右。

(2)症状:鱼体出现出血点,各鳍由鲜红充血变成苍白而烂掉,腮丝也由红变白,部分烂掉。解剖内脏有出血点。常并发肠炎。发病急,蔓延快(2~3天)易造成大量死亡。

(3)治疗:停食4~5天,全箱投抗生素药物青霉素:90×45×60(厘术)箱80万单位,上、下午各1支,连续3天为一个疗程。一般4~5天可治愈,初期可治愈,中期可以得到控制,烂掉的鳍需1个月左右才能长好。把患病箱内的水草拔出用清水冲净并用美蓝消毒(用火柴棍蘸一下美蓝结晶变化即可)15......

问题四:孔雀鱼长白毛怎么治疗 您用的是水族箱吗

问题五:为什么孔雀鱼身上长白毛或白点有治的办法吗? 白点的话.

加温30度一星期绝对好:)

不然可以买专门的药(本人不建议药用...我很多网上的朋友刚养水族的时候都喜欢用药.我也有告诉他们用量和药品,可以时常有人量不对导致鱼死亡..)

问题六:我家的小孔雀鱼尾巴上长了白毛这是怎么回事,怎样治? 雌鱼胎斑变得大而黑、 *** 突出。

生长繁殖:

孔雀鱼适应性很强,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2~24℃,喜微碱性水质,pH7.2~7.4,食性广,性情温和,活泼好动,属于上层鱼,能和其他热带鱼混养。孔雀鱼易养,但要获得体色艳丽,体形优美的鱼则从鱼苗期就需要宽大的水体,较多的水草,鲜活的饵料,适宜的水质等环境。孔雀鱼4~5月龄性腺发育成熟,但是繁殖能力很弱,在水温24℃,硬度8度左右的水中,每月能繁殖1次,每次产鱼苗数视鱼体大小而异,少则5余尾,多则一百余尾,有的鱼会产出200尾以上的幼鱼。当雌鱼腹部膨大鼓出,近 *** 处出现一块明显的黑色胎斑时,是临产的征兆。

孔雀鱼属卵胎生鱼类。繁殖力强,性成熟早,幼鱼经3~4个月饲养便进入成熟期可以繁殖后代,性成熟迟或早与水温高低、饲养条件密切相关。孔雀鱼繁殖时要选择一个较大的水族缸,水温保持在26℃。pH6.8~7.4,同时要多种一些水草,然后按1雄配4雌的比例放入种鱼。待鱼 *** 后,雌鱼腹部逐渐膨大,出现黑色胎斑;雄鱼此时不断追逐雌鱼,雄鱼的交接器插入雌鱼的泄殖孔时排出 *** ,进行体内受精。当雌鱼胎斑变得大而黑、 *** 突出时,可捞入另一水族箱内待产。

待产箱中的温度应比原水温高1~2度,箱底放青苔或水草,给小鱼设一个避身之处。雌鱼产仔后,要立即将其捞出,以免吃掉仔鱼。或者要塑料片围成漏斗状隔离墙,浸入水中,将产仔雌鱼放在漏斗中,使仔鱼产出后从漏斗下空洞掉入漏斗外水体,雌鱼就吃不到仔鱼了。

孔雀鱼每月产仔一次,视雌鱼大小,每次可产10~120尾仔鱼,一年产仔量相当多,繁殖时应注意,同窝留种鱼不要超过三代,以免连续近亲繁殖导致品种退化,使后代鱼体越来越小,尾鳍变短。最好引进同品种鱼进行有目的远缘杂交,以防次品种退化,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但孔雀鱼寿命很短,一般只有2~3年。第一胎一般产的比较少,大约产10~80尾;第二胎大约产80~120尾。价格几元到几十元甚至几百元1条不等。

孔雀鱼在狭窄的区域内会有争地盘的现象,出现达到导致鱼只致死,所以当地方狭小的时候适合单条养殖。

问题七:孔雀鱼身上伤口长毛怎么办啊?还有一些孔雀鱼眼睛白了是什么病啊、。求帮助 白毛病,又称水霉病,常感染体表受伤组织及死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又称覆棉病或水棉病。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是水生鱼类的真菌病之一

水霉病的发生主要因为紧迫造成的二次性感染,鱼只因拥挤、移动或其他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体表组织受伤,水中的水霉病游孢子即伺机附着,於坏死组织上开始发芽形成菌丝,菌丝除寄生於坏死组织外,尚可漫延侵入附近的正常组织,分泌消化酵素分解周围组织,更而贯穿真皮深入肌肉,使皮肤与肌肉坏死崩解。

治疗:

1. 福尔马林(formalin) 100~250ppm,流浴1小时。 2. 食盐 1~1.5%,20~30分钟。 3. 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 食用鱼禁用。 4. 发生细菌性混合感染时需配合抗生素治疗。 5.亚甲基蓝2ppm次日再一次能取到很好的效果。无需及时换水等药效分解水色自会变淡。3天后可以考虑适当换水。预防措施: ⑴鱼体水霉病的预防 ①除去池底过多淤泥,并用200J/L生石灰或20J/L漂白粉消毒。 ②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抵抗力,尽量避免鱼体受伤。 ③亲鱼在人工繁殖时受伤后,可在伤处涂抹10%高锰酸钾水溶液等,受伤严重时则需肌肉或腹腔注射链霉素5万~10万单位/K鱼。 ⑵鱼卵水霉病的预防 ①加强亲鱼培育,提高鱼卵受精率,选择晴朗天气进行繁殖。 ②鱼巢洗净后进行煮沸消毒(棕榈皮做的鱼巢),或用盐、漂白粉等药物消毒(聚草、金鱼藻等做的鱼巢)。 ③产卵池及孵化用具进行清洗消毒。 ④采用淋水孵化,可减少水霉病的发生。 ⑤鱼巢上黏附的鱼卵不能过多,以免压在下面的鱼卵因得不到足够氧气常窒息死亡,感染水霉后再进一步危及健康的鱼卵。

问题八:这是孔雀鱼水霉病吗 怎么治 20分 看起来不是很清晰

以下是水霉病的治疗方法供参考

水霉病(又称白毛病、肤霉病)

症状:病鱼焦躁不安,常在石块、水草等上面摩擦患处以解痛苦。鱼体黏液增多,患处肌肉腐烂,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常见水中有一团团从鱼体上脱落的絮状菌丝,最后致使鱼体死亡。

治疗方法:

(1)每天用3%的食盐水浸泡病鱼一次,每次5―10分钟。同时在缸中加千分之2的食盐做辅助治疗。

(2)用0.7克孔雀石绿或0.7克次甲基蓝,溶解在100千克的水中,制成水溶液,将病鱼放入其中,洗浴15―20分钟,见菌丝体脱落即可。

(3)用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对鱼缸水体照射数小时,可有效抑制或消除水霉菌的的孳生。

打粉病(俗称白衣病)

症状:病鱼早期出现不像以往抢食,食欲减退,精神呆滞,腹鳍不畅,很少游动,似乎怕冷,常集聚在缸角落里,体表黏液增多,背鳍、尾鳍和腹鳍先后现白色小点,粗看与白点病相似。继之,白点逐渐蔓延到尾柄、身体两侧,头部及鳃内等处,最后白点相接重叠,周身好似穿了一层白衣的样子,故得名。最后,鱼体逐渐消瘦呼吸受阻导致死亡。

打粉病也很好治疗的,把病鱼转移到微碱性水质的鱼缸中饲养,用碳酸氢钠10-25毫克/升全缸用药就可以了。

问题九:孔雀鱼身上长白膜怎么办? 1.恶化贰水质恶化的最大原因是投饵过量所引起的水污染以及过滤器污秽所引起的有害质的积存。只要每日的投饵适量,以及适当扫除过滤器与水质调整都可以防止发生。虽然适当的换水也有必要,切勿大量换水,这样对孔雀鱼会有伤害,需要稍稍注意。另外,如果过度清洁过滤器,也同时洗掉繁殖的过滤菌,从而导水质恶化。

2.水温的变化 孔雀鱼是属于变温动物,会随着周围环境的水温度变换体温的。水温不论高或低都有碍鱼体机能正常的运作,尤其水温的上升或低下,对孔雀鱼是最大的致命伤。结果体内的代谢不顺,食欲也低下而会衰弱下去,也要注意季节早晚过度落差很多。 3.粗鲁的接触鱼身 孔雀鱼的身体表面是特别纤细而易损伤,所以利用鱼网捞起时,要特别小心,否则体表一但损伤,细菌会从伤口侵入而感染。若不用鱼网而用手捞起时,也不要用指甲损伤鱼体。请特别留意。 4.带进病症 孔雀鱼容易患病的原因中,估计最大的比例是受到他鱼的感染,若将新购入的孔雀鱼放于水族箱内时,一定要先行确认,是否有病症或先养于检疫缸观察三、五天,确定无病症再放入。

1.白点病症状:鱼体全面会出现直径1mm以下的白色细点,并且一定会从各鳍发病之后再扩散至全身,如不予处置时,将会渐次衰弱,不久就会死亡。这是淡水鱼典型病症。尽管孔雀鱼发病率不多,但也不是说完全不会发病,所以大意不得。原因:白点虫等纤毛虫所寄生引发的病症,其体表的白点即是寄生虫的本体。寄生虫的外围的表皮呈白色状者也有,白点愈多则表示寄生状态愈为严重。

2.烂尾症症状:是从尾鳍开始附着黄白色粘着物。不久,再蔓延至各鳍,并渐次糜烂。尤其病情进行时,鳍部会呈烂腐状,甚或断落尾鳍都有。因而食欲大减,不久连肌肉也被侵腐而衰弱致死,故有必要及早治疗,发病雄鱼较多,是其特征。原因:遭受卡拉姆那里斯细菌感染所引起,感染途径为伤口,而受伤大部份由于鱼只之间的争斗,粗鲁的接触所引起的居多。

3.水霉病症状:别名口腐病,棉花病,但正名为水霉病。这是水霉寄生于体表而带上棉花般是白色状,不久蔓延至全身而腐烂皮肤,尤其病情进行时水霉繁茂部份会腐烂掉落都有可能。而到了患病中期以后就会失去食欲,游水也欠活泼,不久将会死去。原因:体表的伤口或锚虫,鱼虱等寄生所引起的伤口,由水霉科的真菌着生引发二次病症者。真菌大都是输入孔雀鱼带进来的居多。

4.松球病症状:全身的鳞片竖起鱼体,全面也会鼓满,病名是因为看似松球般乃有此名。如病情进行则鱼鳞会剥落,于是不能再游水而导致死亡。原因:遭受野罗孟那斯细菌感染所引发。

5.口腐病症状:口部外围或颊部附近呈白棉花状而不能再进食,不久,将会衰弱而致死。原因:与烂尾病一样,卡拉姆那里斯细菌感染为原因。输入孔雀鱼带来的新感染症状:鳃部肿胀而在水面痛苦中勉强呼吸,并且合闭尾鳍而不时在摇头,做不自然的游水动作,不久,鱼体呈白浊状而衰弱致死。原因:由输入孔雀鱼带进来的细菌为感染因素。而一旦发现感染的鱼只时,必须随即隔离于其它鱼缸。初期者,只有换水或加入盐水也可改善。治疗:可使用一些市售的杀菌剂来进行药浴,大部份的情况都会有所改善。若仍然无法痊愈,原因可能在于一些导致细菌性的感染的因素,并未消除,如水温过低,死鱼未捞出等。患水霉病症者,可能要注意水质,应捞除死鱼或残饵,并赶快换水,而松球病可能要优先改善水质,药浴除去水中的病原,待鱼较有食欲后,用细菌治疗的药饵喂食。至于烂鳍、烂尾等外表症状的鱼只,换水并佐以药浴,情况也能改善。

感觉是“白点病”,在鱼病体处涂抹紫汞水或红汞水,若情况严重,你可以用之上的方法并将头孢给拧开,将牙签横......

问题十:孔雀鱼身上长了很多白点怎么办? 白点的话.

加温30度一星期绝对好:)

不然可以买专门的药(本人不建议药用...我很多网上的朋友刚养水族的时候都喜欢用药.我也有告诉他们用量和药品,可以时常有人量不对导致鱼死亡..)

孔雀鱼的疾病及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孔雀鱼疾病

孔雀鱼的疾病及治疗,孔雀鱼有哪些疾病,要怎样去防治呢,这些疾病都有什么特征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孔雀鱼的疾病的防治,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孔雀鱼的疾病介绍

饲养 孔雀鱼的朋友一直有一个很大的困惑,那就是自己的爱鱼总是经常出现病变,通常情况下,得病的孔雀鱼可救治且痊愈的很少,就算治好了观赏性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就必须在这方面做好防御工作,孔雀鱼疾病常见的有:1)针尾、2)白点病“又名小瓜虫病”、3)烂尾烂鳍、4)水霉病“也称白毛病”、5)细菌性肠炎、6)白头白嘴病、7)竖鳞病、8)皮肤充血及溃烂。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几种疾病吧。

孔雀鱼疾病的种类及治疗 方法

1)针尾

论坛上有很多治疗针尾的好帖子,在这里就不再多说了,只介绍个人的一些预防小鱼针尾的 经验我的做法是把下鱼的种鱼放到小缸里“用原缸水”漂到养种鱼的原缸中,等鱼生完小鱼后把大鱼捞出放回原缸,小鱼在这里生活大概一周左右的时间,每天抽底两次,抽完底补足水,补水切记用原缸水“小缸漂在哪缸用哪缸水”但养种鱼的水不能过老,必需是干净透明无病害的水,这样温度会保持一致,水质也是一致的,水质也是养过鱼的水对小鱼刺激性很小,每天给小鱼补完水后别忘了把原缸水水位也用晾好的新水补够。等到小鱼在这里生长到一定时间就可以考滤给它们换一个更大的空间环境了“倒缸”,这时的小鱼也有一定抵抗外界环境的能力了,首先准备一个适合它们的缸,然后把原缸水“养种鱼的”抽出一半放入,再把小缸的小鱼带水缓慢倒入,完成后用滴流法把同温度的新水导入直至达到水位线,这样基本上就完成了,效果很棒。大家可以一适。

2)白点病“又名小瓜虫病

鱼只全身长满了直径1mm以下的小白点,当病情严重时体表似覆盖一层白色薄膜,鳞片脱落,鳍条裂开、腐烂。鳃组织被大量寄生时,粘液增多,鳃小片破坏,影响呼吸,鱼只缓游于水面,不久就会死亡。此病一般在水质混浊温度低的缸中容易暴发。由于小瓜虫有不耐高温的生理特性,所以最简单的治疗方法就是升温至28度小瓜虫即可脱落而死亡。还有一种就是一些高温产生的白点病,此类只能靠药物治疗了,通常我是用甲基兰或硝酸亚汞来治疗。一般情况下水放至淡蓝色。切记白点病千万不能用硫酸铜否则会使鱼病越重。

3)烂尾烂鳍

也就是病鱼的背、尾等鳍的开裂、腐烂。一般情况下黄粉效果不错“毎百公升水用纯粉2克”。再有一些是水质引起的,比如新水引起的烧尾,这类的不用放任何药物自己就会好。水酸引起的烧尾,换水后自然也会好转。

4)水霉病“也称白毛病”

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疾病,水霉菌为条件致病菌,多是腐生性的,因此,鱼体受伤是发病的诱因,当霉菌从鱼体伤口侵入时,肉眼看不出异状,当肉眼能看到时,菌丝已深入肌肉,蔓延扩展,向外生长成绵毛状菌丝,似灰白色绵毛。一般情况下没有体表受伤的鱼只不容易被感染。水温过低也是引发此病的一个原因。孔雀石绿是治疗此病的最好药物,但我不支持用此药,因为毒性太大不好撑控,用不好会造成悲剧收场,建议病轻时升温下盐加黄粉,严重时用甲酫容液“分析纯”每百公升水放入5毫升。

5)细菌性肠炎

病原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主要是喂食过多,鱼只贪食是诱发因素之一,再加上养殖环境因素太差,水中有机质含量较高所引起。发病早期鱼只食欲减退,体色发暗没有光泽度,外表没有明显表现症状,后期则表现为病鱼腹部膨大、鳞片松弛、肛门红肿、剖开腹部有黄色腹水流岀,味恶臭。早期肠炎采用老三样连续三天有很好效果(必须停食),中期用痢特灵加盐有一定效果,后期入厕。

6)白头白嘴病

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病鱼从吻端至眼球处的一段皮肤色素消退,变成乳白色,唇似肿胀,张闭失灵,因此造成呼吸困难,,口周围皮肤糜烂,有絮状物黏附其上,不久后死亡。此病传染性很强,一旦发现尽快治疗,,据本人经验早期黄粉加盐加痢特灵有一定效果,特效药为甲酫溶液每百公升水5-8毫升,连续使用3天,切记每天必须换水三分之二再补水加药,増大充氧量。最近听说二氧化氯效果也不错,,不过本人没用过,有兴趣的朋友自己可以适一适。

7)竖鳞病

病原为水型点状假单胞菌,病鱼身体前部或腹部鳞片向外张开,鳞片基部水肿,形成炸鳞,用手轻压有液体渗出,鳞片也随之脱落。严重时体表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呼吸困难,身体失去平衡,不久后死亡。不过此病不会传染。引起此病原因很多,经常见就是新鱼刚到时水质不适应,水质不稳定,新陈代谢紊乱后不合理喂食导致。建议放弃治疗,此病没什么好的治疗药物和方法,就算治好也失去观赏效果,曾经我有一条金鱼用红霉素加大蒜素治疗半月渐好(只这一次治好),可鳞片下长了新肉再也没下去,实在是太难看了。

8)皮肤充血及溃烂

此病一般是交叉感染所致,死亡率高达60%以上。一般情况下是操做失误导致的,比如说新进的鱼没有做好检疫工作,甲缸倒入乙缸等等。什么是交叉感染?那就是甲鱼把自身带的菌传播给乙鱼,同时乙鱼也把自身带的菌传播给甲鱼的一种形为。即使购买的鱼只再健康也要做好检疫后再合缸,因为再健康的鱼自身也会带着或多或少的菌,它自身所带的菌对它来讲以经有了抗体不会发病但会传播给别的鱼,别的鱼会因此而发病,相同的道理别的鱼也会把菌传播回来致使它也发病,形成这种互相感染的症状。治疗难度较大,建议使用1甲酫+黄粉+土霉素。2乐彩的洁肤爽+伴侣。3台湾慧宏的防交叉感染的药。

养孔雀鱼“三忌”

一忌---【乱合缸】

很多朋友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本来好好的鱼怎么一合缸就出现状况了哪?特别是在自己家中所养的鱼根本不存在外在的病原带入怎么合缸也容易出问题哪?是的,我也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哪?

其实很简单,每个人的养鱼方法不同,每个地区的水质差异不同,所以鱼所适应的环境也不同,即使在同一个饲养者的家里由于摆放位置、受光照程度等等因素每一缸的水体环境也会有所不同。这些不同所带来的问题就是鱼所生长的环境不同,环境也是直接影响鱼体菌群的一个主要因素,每一个水体里的鱼只,它的身体菌落指标是比较固定的,所以在另一种不符合其身体菌群条件的环境下发生紧迫甚至疾病也就正常了。

二忌---【乱投药】

现在有很多渔友鱼一旦出现问题了就不知所措,盲目用药,有的甚至是有病乱投医。乱用一气,结果不但鱼病没治好,结果损失不小,很是伤感。其实给鱼治病说简单也很简单,说难也很难,简单在于市场上有很多比较好用的药物,对治愈鱼病效果很好,但是难可就太难了,主要难在鱼得的是什么病???鱼到底得的什么病,这个问题靠的是你自己本身对鱼病的认识,有很多的鱼病表面症状基本一致,但是病理却有着天壤之别.....所以你的鱼在得病的时候可千万别乱投药哦!一定要明白“对症下药”的道理,这样才能起到药到病除的作用。如果对病症没有仔细分析的话很有可能会使你得爱鱼因用药不当而引发中毒、菌群失调等更加不良状况,这无异于雪上加霜,同时你也会成为亲手把你爱鱼送上“天堂”的杀手....

三忌---【乱串血】

不少刚开始养鱼的渔友,经常问:“这鱼不错,但是怎么维持啊...”,甚至莫名的提出很多什么XX YY AA的关于基因数字游戏的问题,老兄,你连鱼还没到家哪就想着做基因,难道不为时尚早吗???你还在为把鱼养活而苦恼的时候就想着退化怎么办,这不是杞人忧天吗???而且,关于鱼的改良和维持说实话理论的东西可靠性还值得我们去探讨,可能基因学家孟德尔他本人甚至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孔雀鱼吧.....说维持的问题并不是让你去专牛角尖,而是要知道“取长补短”的道理,首先你要知道你的爱鱼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还要知道怎样保持它的优点,剔除它的缺点,这样有选择的引进外血(工具鱼),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你连鱼的基本表现都没弄清楚的话,我奉劝你还是不要去研究那些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了,要不然没学会走路就想跑,一定会摔跟头的....甚至一下就把你的热情摔没了.....

稀里糊涂说了不少,知不是个人的一点感触罢了,总之玩鱼给我个人的感觉就是....

养活是基础,养好是关键;

理论和实际,逐步去探索;

多问多学习,功夫要到家;

维持靠功底,改良碰运气;

只要心用到,其乐自融融;

孔雀鱼病的症状,孔雀鱼病的治疗办法

水霉病:孔雀鱼患上水霉病,伤口上会长出白色的菌丝,而且体色也会变淡。饲养者需要使用高锰酸钾给它们药浴。白点病:孔雀鱼白点病的主要表现就是身体上布满小白点,饲养者需要使用白点净给它们药浴。肠炎:孔雀鱼得了肠炎后,进食量会减少,便便也会出现异常。饲养者需要给它们投喂痢特灵以及益生菌等食物来治疗。 一、水霉病

1、病症:孔雀鱼得了水霉病,比较明显的症状就是伤口的部位长会长出白色的菌丝。前期看起来像是白点病,但是到了后期,患病的部位就会扩大,而且伤口处的菌丝也会变多。

2、治疗方法:水霉病有传染性,当饲养者发现孔雀鱼患上水霉病后,首先就要将它们隔离,这样可以避免传染给其它鱼。其次就要使用高锰酸钾或者土霉素给病鱼药浴,每天药浴1次,每次药浴15分钟,坚持一周左右,孔雀鱼就可以痊愈。

二、白点病

1、病症:孔雀鱼常见的疾病还有白点病,它们患上白点病后,前期会出现零星的小白点。到了中期和后期,白点的部位会扩大,最终会出现溃烂的情况。

2、治疗方法:白点病主要是因为水温太低或者是温差太大,饲养者需要先将水温提升到28℃以上,这样白点病的病原体小瓜虫就不会再生长。然后使用白点净给孔雀鱼药浴,每天药浴一次,使用的药量最好根据它们的病情来决定。

三、肠炎

1、病症:孔雀鱼患上肠炎以后,它们的体色会变得暗淡。另外,它们的食欲也会减退,拉出的粪便和平时也有较大的区别。

2、治疗方法:如果孔雀鱼可以进食的话,饲养者可以选择给它们投喂一些痢特灵和益生菌。如果无法进食的话,饲养者可以使用痢特灵给它们药浴。

孔雀鱼生病有哪些表现

孔雀鱼是极具观赏价值的水族小宠,然而生病的孔雀鱼就会丧失原有的美丽。当然,孔雀鱼和人类生病一样,也有出现生病的前兆,饲养者可以根据鱼儿患病前的征兆,提前的给与处理治疗,让孔雀鱼能尽快的恢复健康,然后正常的生活成长。一般来说,患病的孔雀鱼首先会出现食欲下降、精神状态萎靡不振、在水族箱中的游动频率减少,有时甚至停止游动呆呆的沉寂在缸底或者漂浮在水族箱水面上。当孔雀鱼处在患病初期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怪异的呼吸方法、在水面附近做出呼吸困难状、游水动作有些不自然、身体磨擦于他物似的在游水,或者一只张着嘴。危害孔雀鱼的疾病有很多种,还有很多害病的孔雀鱼会出现鱼体全面欠缺光泽、尾鳍呈合闭状态等症状。鳍部先端溶解、体表或鳍部有白点、嘴边或身体的一部分呈白状、鳃部呈红白肿状、鱼体有瘀血部分、鱼体出现水泡、极度消瘦、鱼鳞竖起而鱼体呈肥胖状、眼球呈突出状、类似绵花球状这些都是孔雀鱼患病时可能会出现的症状。饲养者一旦发现孔雀鱼有这些症状,就表示孔雀鱼已经生病。然后就需要根据具体的病症分析出孔雀鱼所患的到底是那种疾病,在根据病因实施针对性的治疗,已让孔雀鱼能尽快的恢复健康。

以上就是孔雀鱼病症和孔雀鱼病症状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 孔雀鱼是热带鱼还是冷水鱼(孔雀鱼是热带鱼)

    有很多朋友在寻找孔雀鱼是热带鱼相关的资料,本文为大家罗列出孔雀鱼是热带鱼还是冷水鱼一些文章介绍,希望可以帮忙到需要的朋友。如果用得上记得收藏。本文目录一览:1、

    2023-04-15阅读:2
  • 孔雀鱼腹水是什么意思(热带鱼孔雀水腹)

    下面和各位分享热带鱼孔雀水腹的知识和文章,同时也会对孔雀鱼腹水是什么意思进行收集相关的内容,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

    2023-04-15阅读:2
  • 孔雀热带鱼幼鱼怎么喂养(孔雀热带鱼如何繁殖)

    本篇文章给大家说说孔雀热带鱼如何繁殖,以及你可能想了解孔雀热带鱼幼鱼怎么喂养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能有一定的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本文目录一览:1、孔雀鱼

    2023-04-15阅读:2
  • 热带鱼公母分辨图(热带鱼幼鱼公母)

    本篇文章给大家说说热带鱼幼鱼公母,以及你可能想了解热带鱼公母分辨图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能有一定的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本文目录一览:1、孔雀鱼仔什么时候

    2023-04-08阅读:2
声明

删帖请联系zhiyihom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