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箱热带鱼图片大全大图(水族箱热带鱼图片)

点击量:5390 来源:解译网 发表时间:2023-04-08 09:12作者:王淑勇

有很多朋友在寻找水族箱热带图片相关的资料,本文为大家罗列出水族箱热带鱼图片大全大图一些文章介绍,希望可以帮忙到需要的朋友。如果用得上记得收藏。

本文目录一览:

1、热带观赏鱼分几个品种

2、热带鱼是什么鱼????

3、十大养不死的热带鱼都有哪些?

4、贴在鱼缸上的一种热带鱼叫什么名字,除了清道夫之外的一种鱼

5、热带鱼怎么养?

热带观赏鱼分几个品种

两个品种:热带海水鱼和热带淡水鱼。

热带海水观赏鱼较常见的品种有:雀鲷科、蝶鱼科、棘蝶鱼科、粗皮鲷科等,其著名品种有女王神仙、皇后神仙、皇帝神仙、月光蝶、月眉蝶、人字蝶、海马、红小丑、蓝魔鬼等。

热带淡水观赏鱼较著名的品种有三大系列。一是灯类品种,如红绿灯、头尾灯、蓝三角、红莲灯、黑莲灯等。二是神仙鱼系列,如红七彩、蓝七彩、条纹蓝绿七彩、黑神仙、芝麻神仙、鸳鸯神仙、红眼钻石神仙等。三是龙鱼系列,如银龙、红龙、金龙、黑龙鱼等,它们素有“活化石”美称。

1、女王神仙

额斑刺蝶鱼(学名:Holacanthus ciliaris),体卵圆形侧扁,有鲜明蓝色轮廓和数条鲜蓝竖纹,全身密布网格状具蓝色边缘的珠状黄点,深蓝色背鳍和臀鳍饰宝蓝色的边线,成鱼呈鲜黄色绿色或金褐色,体被鳞片错落有致。此鱼底色会因光线或相同种类的杂交而变异。

额斑刺蝶鱼(Holacanthus ciliaris)又称女王神仙,广泛分布于西部及中部大西洋海域,生存于珊瑚礁繁茂的海区。额斑刺鲽鱼气质高雅,深受人们喜爱,是经久不衰的海水观赏鱼类

2、红小丑

红小丑(拉丁学名:Amphiprion frenatus,英文名:Tomato Clownfish、Red Clown、Tomato Anemonefish),俗称西红柿香港),属鲈形目雀鲷科海葵鱼属,是小丑鱼的一种。

成鱼体黑色头部、胸腹部以及身体各鳍均为红色眼睛后方具一镶白缘之宽白带,向下延伸至喉峡部。亚成鱼体一致橙黄色,眼睛后方具一白色竖带。随着成长,体色逐渐转红,且身体后方出现黑斑并扩散至整个身体。

3、蓝魔鬼

蓝魔鬼,分布于中国南海台湾太平洋的珊瑚礁水域,属雀鲷科,体长5-6cm,椭圆形。体湛蓝色,全身泛着神秘的蓝色,两眼之间有一条黑色短带,各鳍天蓝色有黑边,多饲养在有五彩的珊瑚等无脊椎动物的水族箱中,是很受欢迎的热带海水观赏鱼品种。

4、黑神仙

黑神仙又名黑燕,是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的慈鲷科动物。原产地南美洲亚马逊河,属慈鲷科。体长10-15CM,圆盘形侧扁。全身漆黑如墨,体色鲜亮,是神仙鱼中较著名的品种之一,饲养水温22-26摄氏度,繁殖水温27-28摄氏度,喜弱酸性软水,亲鱼性成熟6-8个月。

雄鱼个体较大,头顶圆厚微凸,雌鱼头顶平直,亲鱼自行配对,配偶关系固定,雌鱼每次产卵100-200粒,约0-12天进行第二次产卵。仔鱼48小时孵出,7天后可游水觅食。

5、红龙鱼

红龙幼鱼时期鱼鳍呈淡淡的金绿色,鳞片边缘略带粉红色,嘴部则为浅红色。成鱼时,鱼体成金黄色,鳞片边缘略带有金红色的鳞框,嘴部及鳃盖均带有特别的深红色的斑纹,各鳍均呈深红色。

部位的鳍与鳞框的颜色可分为橘色、粉红色、深红色、血红色,全身闪闪发光,展现出特有的魅力。红龙身上的色彩通常快则一年,慢则十年便会完全显现,一般时间4~5年。一般情况下,龙鱼的色彩是渐次地由黄转为橙,再从橙转为浅红,到了最后才转为深红色。

水族箱热带鱼图片大全大图(水族箱热带鱼图片)

热带鱼是什么鱼????

接吻鱼

很多新手会觉得热带鱼的体色鲜艳,十分好看。但究竟适不适合饲养呢?小编就来为你介绍常见的十种热带鱼品种,让你对他们有个初步的了解。

一、盲鱼

原产於墨西哥。它是一种非常美丽的观赏鱼,体长大约为8厘米,身披亮银色鳞片,所有的鳍部均呈奶油色。

二、玻璃

原产地泰国、爪哇、苏门答腊、马来西亚、婆罗洲及印尼一带。又叫猫头水晶鱼,非常好看,最大的特点就是鱼体是透明的,骨骼清晰看见,内脏只占全身的5%不到。

三、接吻鱼

以鱼喜相互接吻而闻名。接吻鱼的体长一般为20~30厘米。身体呈长圆形。头大,嘴大,尤其是嘴唇又厚又大,并有细的锯齿。

四、斑马鱼

又名蓝条鱼、花条鱼。原产地印度和孟加拉。斑马鱼体里梭形,长5厘米左右,胸腹部较圆,尾部侧扁。全身基调黄色,背部橄榄色,从背部至腹部、臀鳍,有多条深蓝色纵条纹直达尾鳍,满身条纹似斑马而得名。

五、小精灵

以蔓生藻及变异种的强大破坏力而闻名。即使如此,特的个性却十分羞涩内向,很容易在食藻时受到其他同居者干扰。

六、黄鳍鲳

原产地东南亚沿海到南非洲沿海。身长10-23厘米,菱形,侧扁,背鳍与臀鳍形状大小相近,臀鳍前端後弯如手指状。体色银白,背鳍和尾部呈金黄色,头部有2条黑色横条纹贯通眼和鳃盖後缘。

七、黑莲灯

又名黑霓红灯鱼,黑灯鱼。原产地巴西。体形与红莲灯鱼相似。体色偏暗。体侧有三条纵向条纹,最上条呈黄绿色,中间一条为白色,下面一条为较宽的黑色带。鳍均为透明。

八、头尾灯

又名电灯鱼。原产地南美洲的圭亚那和亚马逊河流域。体长4~5厘米。体长而侧扁,头短,腹圆。两眼上部和尾部各有一块金黄色斑,在灯光照射下,反射出金黄色和红色的色彩。

九、孔雀

又名彩虹鱼、百万鱼。原地产委内瑞拉、圭亚那、西印度群岛等地。孔雀鱼体形修长,有着极为美丽的花尾巴,故名孔雀鱼。雄鱼体长4厘米左右,尾部(包括尾柄及尾鳍)长占全长的2/3左右;雌鱼体长达5-6厘米,尾长占全长的1/2以上。

十、珍珠马甲

原产地亚洲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珍珠马甲也许是斗鱼科热带鱼中最美丽,也是最受水族爱好者欢迎的鱼类。银褐色的身体,乃至鳍边均布满了珍珠状的斑点,显得格外雍容华贵,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

十大养不死的热带鱼都有哪些?

十大养不死的热带鱼如下:

10、凤尾鱼

凤尾鱼的饲养方法比较简单,饲养用水为酸碱度中性的较好。凤尾鱼对水温的要求也比较高,最适合生存的水温为25-26℃。凤尾鱼的饲料可以分为薄片饲料、颗粒饲料以及冷冻饲料,饲养者们可以根据实际的养殖情况来进行挑选饲料喂养。

同时也可以喂养一些活饵料,但是前提是要保证其新鲜无问题,否则会导致凤尾鱼产生各种疾病。做好凤尾鱼的饲养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凤尾鱼所带来的观赏性。

生命强度:★★★

繁殖能力:★★★

9、月光鱼

别名新月鱼、满鱼、阔尾68鱼。纺锤形,头小眼大,吻尖,胸腹部较圆,近尾部渐趋侧扁,尾柄宽阔,尾鳍圆弧形,背鳍位于身体中部偏后,外缘圆弧形。月光鱼能与剑尾鱼杂交,杂交品种常见的有红月光、蓝月光、黄月光、黑尾黄月光、黑尾红月光、花月光、金头月光、帆翅月光等品种。

月光鱼易变异,已稳定的品种不宜与剑尾鱼或别的月光鱼混养。此鱼喜中性偏碱硬水,pH7—7.4,水温22—26℃,在0.5%~1%盐水生长较好。杂食性,性情温顺。5—6月龄性成熟。若发现雌鱼腹部膨大,近肛门处出现大黑斑时为临产征兆。

生命力强度:★★★

繁殖力:★★★★

8、大鳍魮脂鲤

这种鱼比较具有观赏性,而且对新手而言这种鱼养殖起来十分的简单。大鳍魮脂鲤,给予酸性软水就可以健康成长和繁殖。这种鱼可以和其它的鱼一起混养,但是最好是专门饲养。

生命力强度:★★★★

繁殖能力:★★★★★

7、金三角灯

淡水鱼类,原产地水质为pH值6.0~6.5的弱酸性水,硬度小于12的软水,水温23~28℃(资料来自世界鱼类数据库)。实际饲养可适当调整。

金三角灯鱼所适宜的水温大约在22~26℃,酸碱度约为PH5.0~7.5之间,水质的硬度约在2~10°N。金三角灯鱼喜爱在水域的中层活动,属于卵生鱼类。日常饲养可以投喂一些薄片饲料以及较为小型的活性饵料。

生命力强度:★★★★

繁殖能力:★★★★★

6、四带无须魮

带无须魮(学名:Puntius tetrazona)为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的其中一个种。分布于印尼苏门答腊及婆罗洲的溪流。为高经济价值的观赏性鱼类,广泛地输出至世界各地。本鱼体侧具有四道黑色斑纹纵向穿过该于浅棕色的躯体上,黑色背鳍上有一红边。胸鳍和腹鳍均是红色,而尾鳍的红色鳍叶中间为白色。雄鱼的吻呈鲜红色,雌鱼鱼体的斑纹较少。体长可达7厘米。另外有许多人工培育的种类。

生命力强度:★★★★

繁殖能力:★★★

5、唐鱼

唐鱼体细小,长而侧扁。腹部圆,无腹棱。吻短而圆钝。口小,亚上位。口裂下斜,下颌突出,前端无瘤状突,上颌无缺刻。无须。眼大,侧上位。眼后头长显著大于吻长。体被圆鳞,无侧线。背鳍短,起点显著于腹鳍之后。

胸鳍末端稍钝,向后远不及腹鳍起点。腹鳍短小,末端可达肛门。肛门接近臀鳍起点。臀鳍接近于背鳍相对。尾鳍叉形,末端稍尖。下咽骨弧形,较窄。咽齿纤细,末端略带钩状。鳃耙短而稀疏。鳔2室,后室较前室长。腹膜灰白。

唐鱼生活时体色艳丽多彩,为一种著名的观赏鱼类。一般体背棕色,腹部银白,沿体侧中部有1条金黄色或银蓝色纵行条斑,在条斑上下各有数道深棕色线纹。尾柄基部有1红色圆斑。虹膜金黄。背鳍基部红色,其他各鳍黄绿,边缘透明。此鱼因最初发现于我国广州市白云山溪,故英文泽名为白云山鱼。

生命力强度:★★★★★

繁殖力:★★★

4、兵鲶属

比上面那种鱼活的时间还要长两三年,性格比较温和,最主要的是自己捕捉食物能力比较强。

生命力强度:★★★★

繁殖能力:★★★

3、蓝三星

又名“蓝三星”、“丝足鲈”。热带观赏鱼。产于西双版纳。蓝星鱼的外形体长可达10—15厘米,卵圆形,侧扁,眼较大,背鳍短而高,腹鳍长丝体达尾鳍,鳍基起自胸下至尾鳍基部,尾柄很短,尾鳍分叉。

蓝星鱼遍体蓝灰色,在躯干中部和尾柄处各有一块深蓝色圆斑,与黑眼珠形成等距离的三个斑点,各鳍淡黄色,有小点。蓝星鱼杂食性,鱼虫、丝蚓、孑孓和干饲料都可摄食,性情内向爱静,喜栖息于水草多的静水或缓流水中

蓝三星4—5月龄性成熟,雌性鱼鳍短而钝,腹部膨大,雄性鱼色泽艳丽,背鳍较尖长。雄鱼与雌鱼配对入箱后,雄鱼吐泡沫筑浮巢,浮巢达一定幅度后,雄鱼开始追逐雌鱼。雌鱼游到浮巢下,雄鱼弯体拥抱雌鱼,几次拥抱翻滚后,完成产卵、排精。捞出雌鱼,留下雄鱼守巢护幼,24小时后仔鱼孵出。

生命力强度:★★★★

繁殖能力:★★★

2、孔雀鱼

孔雀鱼体延长,雌雄鱼的体型和色彩差别较大,雄鱼身体瘦小,体长3-4厘米,雌鱼体长6厘米,其尾柄及尾鳍占全身的1/3以上,各鳍均较雄鱼的短。前部略呈楔状,后部侧扁。雌鱼的腹部膨大圆突。头部中大,吻部短小。眼大,侧位;眼间区及吻背颇为平直。口小,斜裂,下位;口裂远不及眼前缘的下方。

体被有大型的圆鳞;纵列鳞26-28;背前鳞11-13。雄鱼背鳍鳍条常会延长,雌鱼则小而圆,背鳍软条数7-8;雄鱼的臀鳍第3、4、5鳍条特化而成一延长的交接器,交接器仅略长于腹鳍长,雌鱼则正常的扇形,起点在背鳍起点略前,鳍条数8-9;胸鳍鳍条数13-14;腹鳍腹位,鳍条数5;雄鱼尾鳍外形变异很大,随品系而有不同;雌鱼则大多呈长圆形。

生命力强度:★★★★

繁殖能力:★★★★★

1、花斑剑尾鱼

斑剑尾鱼体长5-6厘米,雌雄间差异较小。雄性花斑剑尾鱼没有尾剑,尾柄较短粗,整体上看属于短身材的鱼,它们的体色比较丰富,并且变异性强,因此培育出很多人工品系。不过现在的月光鱼类群并不是原生花斑剑尾鱼的单纯变异种,而是由花斑剑尾鱼和剑尾鱼两种鱼类杂交得到的。

花斑剑尾鱼习惯平缓温和的水环境,饲养时不能用太激烈的水流,在原产地它们的水温比其他剑尾鱼类要低,适宜水环境pH 7.0-8.0 ,硬度dH10 - 20,水温18°C - 25°C。花斑剑尾鱼为卵胎生鱼类,它们会直接繁殖出小鱼而不是鱼卵。

生命力强度:★★★★

繁殖能力:★★★★

贴在鱼缸上的一种热带鱼叫什么名字,除了清道夫之外的一种鱼

中华爬岩鳅喔!

埔里中华爬岩鳅 平鳍鳅科 Homalopteridae   学名:Sinogastromyzon puliensis Liang   俗名:埔里华吸鳅、棕蓑贴、石贴仔、箕贴仔。   体长:通常以4~7公分较为普遍。最大体长约可达9公分左右。   分布:曾文溪流域南化水库上游水域。   特征:   体纵扁延长呈圆筒状,腹部扁平。眼小,口下位,具4对须。鱼体为浅黄或黑绿色,鳞片细小。胸鳍极宽大平展,特征是腹鳍后缘愈合成吸盘。尾柄部具4~6个鞍状斑,尾鳍凹形。   生态习性:   偏好生活在低海拔溪河湍急而高溶氧量的栖地里,如:急濑、平濑、阶流、潭头等区段。特化的外形,极适合停栖于急流的岩面上。主要以水生昆虫、有机碎屑为食。初级淡水鱼,栖息于溪流中、上游水势较湍急的高溶氧河段。为底栖鱼类,将扁平的鱼体贴於石头上,啃食附著性藻类及水生昆虫,属杂食性。   分布:   台湾特有种,见於中、南部大甲溪至高屏溪一带。   附记:   保育类。

热带鱼怎么养?

随着国内养鱼爱好者的不断增加,普通的观赏鱼已经不能满足广大玩家需求,国外众多种类的热带鱼纷纷被引进到我国,大大丰富了观赏鱼养殖的种类。然而,由于热带鱼产地、品种、习性不同的原因,热带鱼饲养难度较大。本人经过多年的亲身饲养,查阅了国内外一些热带鱼饲养技术方面的作品,吸收了圈内朋友的养鱼经验,总结了一部分热带鱼饲养技术方面有效经验,在此与大家交流探讨。

1  如何调控水质

1.1用什么水。养鱼用的水因所养的鱼类品种不同而有所其别,河水、湖水、水库水的溶解氧比较丰富,但是水中所含有的各种有害昆虫、致病细菌数量比较多,要经过处理后才可以使用;井水、泉水含矿物质多,且多为硬水,除一些非洲大湖鱼类外,其他的种类的热带鱼难以适应;而我们日常使用的自来水,特点是取用方便,含菌类极少。我国各地的自来水硬度都在5~15德国度,饲养一些需要软水的热带鱼前,需要进行水质的软化,常见的水质软化方法有以下几种(1)离子交换软化法。用特殊的软化材料来过滤,达到软化的目的。(2)晒水法。将水静置较长一段时间(15天~30天)。(3)加热法。将水加热后过滤沉淀,再曝气。(4)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纯碱(Na2CO3),滤出沉淀后加入少量的酸中和。

水质较差

水质较好

1.2 如何监测水质。定期监测水质,通常监测水质的理化指标有溶解氧、酸碱度、三态氮含量、水温、光照强度等。溶解氧在5mg/L较为适宜,酸碱度在5.5~8.5,亚硝酸氮含量小于0.1mg/l,水温一般维持在25摄氏度左右为最佳。

1.3 如何维持水质。定期添加水质稳定剂、硝化细菌。水质稳定剂可中和水中的一些有害离子;硝化细菌可以出去水中的残余的有害氨氮,并可维持有益菌的量,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少量的食盐可以对水中的细菌的繁殖有抑制作用

1.4 何时换水。饲养一段时间后,水中溶解了大量的有害物质,水色也发黄变深,这是就应该换水了。一般换水量为每周换取总水量的三分之一,视鱼的密度,投饵的情况,季节,饲养目的来酌情增减。在以下几种情况了下需要增加换水量:(1)气温过高,气压过低。(2)三态氮超标。(3)投饵量多,粪便、分泌物增多使得水质变坏加速。另外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要减少换水量:(1)气温过低,换水会导致温差较大。(2)特殊需求的种类。有些品种的鱼,如龙鱼、神仙鱼,频繁的换水对其生长不利。(3)鱼处于特殊生理状态的时候要少换水,比如鱼身体虚弱、繁殖阶段、刚孵出小鱼的阶段等。给水族箱换水时要注意尽力保持水温和原刚来的水温一直,冬春季气温较低,新水水温可比原有的水温高出一到两度;夏季则相反,新水水温可比原有水温低一到两度。

神仙鱼的卵

神仙鱼产卵阶段少换水

2 鱼饲料

水质变化、饲料量、鱼体状况三者的关系总是相互影响的。投料量增加,鱼的摄食量也会增加,活动性、观赏性、抗病力也会相应提高,但水质变坏速度也会加快,而水质变化反过来影响上面的几个因素,不利于鱼的生长和繁殖,反之亦然。所以关键是把握适当的投料量。一般来说,以鱼在五分钟左右吃完为宜,成年鱼无特殊需要可每天甚至两天喂一次,一定范围内宜少不宜多。在以下几种情况下需要增加投喂量:(1)换水后,水质较好,鱼的食欲增加,可增加投喂量。(2)病后恢复阶段。(3)产前补充营养,有利于增加产仔的质量。(4)产后恢复阶段,补充能量,有利于下次鱼的恢复的下一次的繁殖。(5)季节气温适宜,可适当加大投喂量。以下几种情况下需要减少投喂量:(1)换水前不投喂,防止鱼换水后呕吐。(2)繁殖中不投喂或少投喂,此时鱼的食欲下降或者没有食欲。(3)病鱼少喂料。(5)气温低不投喂,减缓水质变坏的时间。

3 疾病预防

热带鱼疾病种类多,治愈比较困难,因此疾病预防要作为重点。

3.1 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要清缸:(1)要更换过半鱼量或更换主要饲养品种时;(2)接连有鱼死亡,采取措施没有明显效果;(3)长过多的藻类和水生生物时。

3.2 以下情况下要隔离养:(1)鱼生病时;(2)鱼卵、幼鱼需要移出暂养;(3)新购回的鱼必须经过隔离饲养确定没有疾病后方可放入混养。

3.3生物饵料(如红虫)必须新鲜并冲洗干净,必要时要用高锰酸钾消毒。

3.4水温比较稳定,不能忽高忽低;光照强度要适宜,过强过弱都对鱼的生长有害。

3.5保持水质,控制鱼的密度,防止密度过大。

饲养密度正常

饲养密度略高

以上就是水族箱热带鱼图片和水族箱热带鱼图片大全大图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声明

删帖请联系zhiyihom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