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什么时候传入中国(胡椒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点击量:4792 来源:解译网 发表时间:2022-06-04 16:21作者:许雅玲

白姿育网友提问:

辣椒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权威答案:

展开全文


辣椒:别名:角椒、长椒、菜椒、甜椒,拉丁名:辣椒L,原产中南美洲,是印度餐桌上最重要的调味品。16世纪末,辣椒传入中国,取名樊椒。明《草花谱》记载了一种从国外引进的草花,名叫繁花。1591年,胡椒作为观赏花卉被中国人引进种植,但一直没有用于饮食。清朝乾隆年间,辣椒最早被中国人作为蔬菜食用。据记载,最早吃辣椒的中国人都在长江下游,所谓“峡江人”。因为辣椒本来就是从海外来的,所以峡江地区首当其冲,峡江人先尝试这些新食物也是合理的。


峡江人嗜辣椒的时候,四川人根本不知道辣椒是什么。《醒园录》是乾隆年间李华南在由儿子李整理的反映川菜历史的最早的一部专题著作。但是,整本书都没有胡椒的影子。嘉庆年间,最晚至清代,种植辣椒的记载最早见于《四川县志》。清代嘉庆年间,花椒进入了以重庆中心的川东流通领域。咸丰元年,第五卷第《道光南川县志》卷有一个“棣辣椒”的名字,应该是当地人对辣椒的称谓。道光年间,毗邻南川的贵州遵义地区也受到了四川人的影响,辣椒被广泛种植。因为辣椒不是由陆路而是由海路传入中国的,四川人也称辣椒为“海椒”!


虽然辣椒在中国的流行顶多是最近三百年,但在此之前几千年中国人的餐桌上“吃辣椒”并不难。以下样品堪称中国古代“老手”辣。


首先,它是一种长期昂贵的“硬通货”辛辣食物:辣椒。


胡椒虽然是现代生活中的普通调味品,但却是烧烤摊等吃货的最爱。但在中国古代,调味效果极佳的辣椒甚至比真钱还值钱。这种食物起源于印度,直到汉代才传入中国。虽然后来广泛种植,但直到元代产量有限。刚性需求一直很强,烹饪医学炼金术是必须的,所以价格上涨。在许多朝代,它是金银财宝。


比如唐朝的时候,辣椒特别受欢迎。许多富人把他们的财产换成胡椒来保值。唐朝贪官元载倒台的时候,光是他家就发现了800块石头和辣椒,省辣椒就相当于省了钱。甚至有的朝代直接给辣椒发工资明朝洪武至成化的一百多年间,官员的俸禄和镇守边境的士兵的俸禄,经常是以胡椒为顶。即使在明英宗年间,京官们的工资也是辣椒半年,每次都被告知要带着辣椒欢天喜地地回家。“市场口碑”远超大明宝。


因为它的高价值,胡椒是古代餐桌上的标准重量级。要做“素火腿”“牛肉饼”等古代名菜。在御宴上更是必不可少。据《澹庵文集》记载,北宋皇帝喜爱“椒醋羊头”。《齐民要术》见证了由胡椒制成的“胡椒酒”是古代主要节日的必备饮品。至于像现代人一样在烧烤摊上开心地撒辣椒?在古代那可是一大笔钱。古代普通人真的买不起。


其次,与这种地方辣椒相比,中国本土的一种辛辣食物自古以来就受到千家万户的喜爱:芥末。


芥末其实是中国人熟悉的黄色芥末。这种食物是用芥末籽磨成粉制成的,不仅辛辣刺激,而且自古以来就在中国广泛种植。《图经本草》年的记载,宋代种植芥菜,“遍地皆是”。《东京梦华录》甚至告诉后人,吃北宋芥末味的辣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芥末汁的杀菌和营养作用受到了历代学者的高度赞扬。可以称之为普通人的日常必备食品


甚至早在唐朝,当时中国人常吃的芥菜就走出国门,传到日本等国。而且在日本很受欢迎,至今还是日本人吃海鲜或生鱼片的重要调料。中国文化圈的文化影响力有多强?也许你去日本食品店试试芥末,就能深深体会到!


最后,和芥末一样,还有一种被古代大诗人王维写进名句的辛辣食物:吴茱萸。没错,当王维热泪盈眶地写下“吴茱萸少了一个人”时,让他念念不忘“吴茱萸”。


吴茱萸是中国古代另一种重要的药用食物,产于中国各省。在唐代,它的价值不仅仅是食物。唐朝人爬重阳节,一定要戴上插有吴茱萸的“吴茱萸囊”。“吴茱萸每次少一个人”这句话,里面有一些对亲人的感情和思念。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陈藏器》的记载,古吴茱萸的树皮具有杀菌作用。普通人刷牙漱口时,经常会嚼一块吴茱萸皮,既能清洁口腔,又能杀菌止痛,是古代的家用牙膏。这种植物充满了宝藏。


当然,这种美味的食物有很多种。在古代餐桌的最爱上,第一张是“蜀吴茱萸”。这种吴茱萸,生在吴茱萸的一棵大树上,古代也叫“艾子”。唐宋时期,它常被用作蜀中名菜的烹饪调料。通常将吴茱萸捣碎制成汁,用于烹饪蔬菜。效果简直就是宋代名臣宋祁形容的“辣”。宋代蜀人饮酒时,常将一粒吴茱萸放入酒中。《成都古今记》里说简直就是“香香满盘”,很辣,很过瘾。


到了明清,这种“蜀吴茱萸”发展成了一种专属的辣椒酱——辣味米酒。《本草纲目》记载了它的制作方法,甚至描述了它的味道:“味道辛辣,可用于食品”。这种独特的调味品今天仍然在中国西南的许多地区流行。浙江湖州有一种吴茱萸做的酱,叫“腊胡”。当地人天天想尝辣?这也是首选。


甚至到了清代,辣椒大面积种植的时候,传统的“辣酱”如“麻辣米酒”、“麻辣老虎”依然盛行。很多地方的人喜欢用“辣米酒”来吃辣酱,就是“不怕辣”才能厉害。


辣的演变其实是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变迁的一个缩影。这些几千年前曾经非常流行的食材,是中国历史文化中令人难忘的味道,是中国历史的见证。


湖南四川都有美女,所以有人说,因为爱吃辣椒的人皮肤好。为什么?辣椒对皮肤好呢有句著名的广告词,多C多漂亮。蔬菜里,辣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可是名列第一的。湖南、四川美女从辣椒里吃了太多的维C,怪不得一个个皮肤细致白皙。依稀记得有个讲美女逆袭成功的宫斗剧《美人心计》里,美女窦漪房的身后,也曾挂了几大串红艳艳的辣椒。不知道编剧这样安排,是不是为了告诉大家,窦漪房之所以那么美,就是因为常吃干辣椒的缘故。不过,窦漪房成长生活在汉代,那会儿中原大地上要能见到辣椒,那可真是见鬼了。


辣椒是人类种植的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大概在公元前7000年时,就已生长大陆上。考古学家估计,公元前5000年,玛雅人开始吃辣椒。很久很久以后,哥伦布去美洲途中,发现了辣椒,把它带回了西班牙。辣椒几乎立刻就传遍了全世界。但是,这对于遥远的古中国来说,并没有什么用。因为直到明朝末年,辣椒才进入中国。


起初人们不知道辣椒能吃,还那么好吃。那时在人们的眼里,它只是一种观赏作物和药物,各地的人们争先恐后地给它取了名字,什么蕃椒、地胡椒、斑椒、狗椒、黔椒、辣枚、海椒、辣子、茄椒、辣角、辣、秦椒……最后定下“辣椒”这个官名,也不知是哪朝哪代的事了,咱也没必要深究。不过,辣椒进了中国,最先在哪儿落的户,这可得弄弄清楚――最新研究表明,辣椒可能最先传入江浙、两广、贵州、湖南等地,后又流布于西南等地区。


清初,最先开始食用辣椒的是贵州及其相邻地区。在盐缺乏的贵州,康熙年间“土苗用以代盐”,辣椒甚至起到了盐的作用。湖南人吃辣的习惯,是到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之间才养成的。据清代末年《清稗类钞》记载:“滇、黔、湘、蜀人嗜辛辣品”“(湘鄂人)喜辛辣品”,“无椒芥不下箸也,汤则多有之”,瞧瞧,那时候湖南、湖北人食辣已经成性,连汤里头都要放辣椒了。无怪乎有民谣说,辣椒是穷人的油盐。


四川人吃上辣椒的时间和湖南差不多。清代末年傅崇矩《成都通览》记载,当时成都各种菜肴达1328种之多,辣椒已经成为川菜中主要的作料之一,徐心余《蜀游闻见录》就说了:“惟川人食椒,须择其极辣者,且每饭每菜,非辣不可”。湘、川妹子无辣不欢,大概就是那时候开始的吧。


那么问题来了,辣椒传入我国之前,四川、湖南人民吃什么


原来,最早的川人不吃辣,反而与江浙一带一样喜欢甜食。不过,我们的老祖先也确实是喜欢重口味的,从很久很久以前开始,就有了各种辛香料,茱萸啊姜啊芥末啊大蒜啊花椒啊等等。比如先秦时代,便有了花椒的使用记载,《诗陈风东门之》:“谷旦于逝,越以酸迈。视尔如,贻我握椒。”无辣不欢,真是中华民族一种古老而悠久的口味偏好啊。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相关阅读:揭秘:完颜红烈与包惜弱是否有夫妻之实?


揭秘:谁是中国历史上使用年号最多的皇帝?


香烟是如何从“圣药”变为“毒草”的?香烟的历史


震惊!深度揭秘中国江南厂如何为朝鲜建造潜艇!


惊人手段!军统戴笠竟是这样培训美貌女特务的

shenghuo/13926.html

以上就是辣椒,吴茱萸,中国的相关信息资料了,希望能帮到您。

  • 印象花语墅最新消息(印象花园规划图)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印象花语墅最新消息,以及印象花园规划图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本文目录一览:1、中国zui美七大丹霞住宿推荐5、

    2023-11-04阅读:1
  • 中国铁建花语城顶层漏水(中国铁建花语城物业怎么样)

    今天和朋友们分享中国铁建花语城顶层漏水相关的知识,相信大家通过本文介绍也能对中国铁建花语城物业怎么样有自已的收获和理解。自己轻松搞问题。本文目录一览:1、太原中

    2023-11-03阅读:1
  • 太原花语堂公摊(太原花语堂叠拼)

    针对太原花语堂公摊这个问题,本文将综合不同朋友对这个太原花语堂叠拼的知识为大家一起来解答,希望能帮到大家本文目录一览:1、太原花语堂开始建设了吗5、太原中国铁建

    2023-11-03阅读:0
  • 中铁建花语城22号楼(中国铁建花语城旁边规划)

    今天给各位分享中铁建花语城22号楼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国铁建花语城旁边规划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本文目录一览:1、太原中国铁建

    2023-11-03阅读:1
声明

删帖请联系zhiyihome@qq.com;